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08日 星期六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温暖瞬间】斑海豹的“暖心驿站”

    作者:本报记者 徐谭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08日 01版)

        长山列岛海域礁石上晒太阳的斑海豹。本报记者 徐谭摄/光明图片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温暖瞬间】  

      “突突突”,伴随着发动机的震响,一艘科考船划破山东蓬莱北长山岛平静的海面。

      山东大学教授祝茜站在船头,仔细扫视着海面。受庙岛群岛海豹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委托,今天,他要带队调查这片海域的“萌兽”斑海豹。

      “看!前面水里有,礁石上还趴着几头……”透过照相机的长焦镜头,几头正在礁石上晒太阳的斑海豹跃入记者视线。深灰色皮毛夹杂斑点,几乎与礁石融为一体:若非不时扭动几下浑圆的身体,用前肢拍打拍打肚皮,仅凭肉眼,还真不容易认出它们。

      “可以停船了!”在距离礁石数十米处,祝茜请船长关闭发动机,任由科考船随波漂荡,“斑海豹对声音非常敏感,要在不造成惊扰的情况下识别种群个体,记录其自然行为,为保护工作提供依据。”祝茜说。

      “斑海豹是唯一能在中国海域进行繁殖的鳍足类海洋哺乳动物,具有洄游习性。”祝茜告诉记者,每年冬季,它们都会造访渤海,在辽东湾繁衍生息,3月下旬至4月下旬离开渤海湾时,顺道在长岛海域觅食栖息,裸露的岛礁便成为斑海豹休憩的“驿站”。

      “驿站”拿什么招待这些“贵客”?保护区管理中心副主任吴忠迅介绍:长岛海域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分布着各种蟹类、贝类和鱼类,能为斑海豹提供充足食物。

      “斑海豹可是咱保护区的旗舰物种。”顺着吴忠迅的手指方向,核心区外围设置了围栏、警示标识,禁止任何船只和人员进入。为确保斑海豹吃得好、住得安,保护区配备了专门的设备和人员,24小时监测管护。难怪,有几头斑海豹发现这些“暖心驿站”后,干脆“定居”下来,不走了。

      日头渐渐升高,礁石上斑海豹的体色由深灰变成了浅灰。“斑海豹全身生有细密的短毛,被海水浸润后紧贴皮肤,看上去颜色会深一些;待皮毛晒干蓬松后,颜色自然就变浅了。”祝茜解释。

      出海作业的渔船很快多了起来,但不约而同地,大家都绕着海豹礁走,为的就是,“不惊扰在这里小憩的贵客们”。

      (本报记者 徐谭)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