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07日 星期五

    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以卓越党建引领学科登峰创优

    作者:陈钰芬 李鑫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07日 04版)

      作为浙江省“双一流196工程”院校、浙江省高校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浙江工商大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统计与数学学院是浙江工商大学的王牌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至学校1945年开设的统计科。学院紧扣“五个到位”创建要求,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党建与事业融合发展为目标,以质量攻坚为抓手,凝聚“对标双创抓党建,建设标杆促发展”思想共识,实施“思想铸魂”“先锋领路”“强基提能”“数智赋能”四大工程,在全面建强学院党组织、有力推动学院事业发展、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实施“思想铸魂”工程 擦亮“信念底色”

      多点发力,构建多形式全覆盖高效学习环境。学院以班团为单位组建43个学习小组,通过月读“红”书,系统学习“四史”知识,打通从入党申请人到正式党员思想淬炼的路径。构建线上线下多维学习平台,坚持线上“党员之家”微信公众号和线下“党员之家”学习阵地联动,发布“学习天天见”“时政周周议”“闯关时时测”推送内容。

      学思践悟,打造“红色根脉”守护人宣讲体系。学院党委积极强化理论武装,自2018年以来选聘退休老党员、“双带头人”支部书记、本硕博优秀学生党员等组成“数”说未来党建思政宣讲团,走进班级、后勤、社区、企业、农村、红色景点,分专题开展宣讲超百场。学院宣讲团中涌现出浙江省新时代博士生宣讲团成员石薇、省思政微课大赛特等奖获得者薛小敬、省高校微党课大赛二等奖获得者陈宜治等优秀代表。

    实施“先锋领路”工程 提亮“发展成色”

      强化思政导向,激发育人动能。学院实施“课程思政”进阶行动,培育“课程思政”示范精品项目,打造“专业课程思政集群”,拍摄《五分钟里的大思政》系列课程思政导读微视频,目前已上线22期,浏览量超16000人次。启动“红色纽带”项目,实施新老教师“双带双提”计划,通过业务和思想双带领,实现新教师专业技能和思想觉悟双提升。定期举办“课程思政”分享会,以支部书记工作室为依托,持续提升教师思政教学能力。

      强化先锋引领,提升培养质量。学院全力打造“党员160计划”,每周邀请1位党员做客“红色先锋驿站”,打造60分钟针对学生的服务沙龙。创办浙江省统计调查方案设计大赛(省级A类学科竞赛),由学院党委统筹,联合学校教务处、浙江省统计局民生民意调查中心,已连续主办12届,累计服务全省6000余支队伍、3000余名学生。

      搭建实践平台,厚植成长沃土。学院党委立足学院各专业特点,推动第一课堂与校外多课堂有机衔接,创建思政实践基地、劳动实践基地和“调研浙江”工作站三类实践平台,与临平区统计局、浙江省自然博物馆等共建劳动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志愿服务、劳动实践中锤炼品格和意志。近5年,学生调研足迹遍及19省168个市,调研涉及教育扶贫、乡村振兴、智慧养老、数字经济、共同富裕等主题。

    实施“强基提能”工程 增添“担当亮色”

      强制度,提升领导班子战斗力。学院加强制度建设,修订完善《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党委会议事规则》等制度20项,制定《小微权力清单办学行为负面清单》,完善党政共同负责制。学院党委加强清廉学院建设,与各系室、党支部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创建“一轴两翼·数说廉韵”廉政文化品牌和“‘廉’说·说‘廉’”微信公众号宣传平台。2023年,学院拍摄的视频《选择》获浙江省廉洁教育优秀作品一等奖。

      强责任,提升基层组织凝聚力。学院实现支部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制定《党支部堡垒指数考评办法》,学院16个党支部均完成支部标准化验收。做到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全覆盖,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充分发挥头雁效应,推动党建与科研、育人工作互融互促。培育建设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全省研究生样板支部1个、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1个。

      强载体,提升基层组织创造力。学院开展支部服务品牌建设,目前16个支部均有在建支部服务品牌,形成“全覆盖—精品化—品牌化”建设格局,3个支部服务品牌获学校年度优秀支部服务品牌。开展“一支部一调研”行动。根据学科特点,结合服务对象,各支部每年开展一项调研课题。实施“支部牵手”计划,按照专业,构建“教师支部—研究生支部—本科生支部”联系机制,构建党支部“1+2”共同体,从共读经典原文、共享专业资源到教授导学、朋辈互助,实现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同频共振、互融互通。

    实施“数智赋能”工程 彰显“时代特色”

      依托“数智赋能”,助推高质量发展。学院数智赋能全员育人,共筑人才培养同心圆。开发“生情在线”三全育人数智平台,实现各育人环节、育人主体间的信息集成、共享和个性化使用,真正体现“生情在线,关爱无限”。数智赋能全过程育人,打造学生发展主引擎。学院集合“我的商大”App中学院师生数据,打造集学习教育、服务师生、宣传推广于一体的“智慧党建”平台,满足学生在校成长发展的需要。

      聚焦社会服务,彰显时代价值。学院实施“支部品牌提质计划”。经济统计教师党支部“先锋挂帅 指数论道”品牌至今已沿用18年,由6个党员博导领衔本硕博学生团队编制、发布、持续优化“世界·永康五金指数”“中国·横店影视文化产业指数”“中国·义乌小商品指数”等50余项指数。实施“四联共建”行动,通过党日联动、人才联接、项目联通、服务联网,与义乌中国商贸城党委以及杭州临平区统计局党组、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杭州海关商检处、平湖服装城党委等打造党建共同体,贡献统计智慧,累计向企业提供服务1500余次。

      在高质量党建引领下,学院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推动学院内涵式发展和办学质量稳步提升。统计学科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连获“A-”(连续3次均位列全国前10%),位列浙江省前列;2023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位列中国一流学科(前7%),居全国第6位;2024年,统计学科获批浙江省登峰学科,是浙江工商大学入选浙江省高等教育强省“196”工程的重要支撑。近5年,学院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等重要奖项20余项。获国家基金项目59项,其中重大6项,重点4项;国家社科基金统计学领域立项数连续6年位居全国前列。学院党委获第4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第3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浙江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省级以上荣誉10余项;党员获新时代浙江省千名好支书、浙江省师德楷模、浙江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优秀教师等省级以上荣誉38人次。

      (作者:陈钰芬 李鑫)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