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讲述】
“孩子在学校免费学会游泳了。”“中学体育课居然还教武术。”这些年,我们深大附中的体育课常常得到学生和家长的正向评价,这也激励我们更加积极开展学校体育工作。
今年,学校借落实“每天一节体育课”的契机,进一步整合师资、课程和场馆三大优势,促进体育课向“新”提“质”。
师资是动力源。学校高度重视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体育老师不仅有国家级运动员,也有教学技能大赛的佼佼者。同时,学校还长期与深圳大学体育学院密切合作,今年共从深圳大学请来5名体育教师,他们的专业背景和教学经验为学校体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接触新兴体育项目的机会。
课程是孵化器。关于创新课程体系,学校每周5节体育课采用“3+2”模式,其中3节落实国家课程,为侧重体能的基础型体育课,采用单班专人授课;2节为体育专项技能课,打破班级,学生自选,让每位学生有机会掌握更多运动技能。关于打造精品体育校本课程,学校推出如武术、飞盘、花式跳绳、艺术体操、游泳、围棋等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学校还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赋能课程实施,提升教学效果,让体育课生动有趣、学生爱上,让反馈更加及时、评价更加精准。此外,为了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学校还积极举办运动会、体育节、校长杯系列比赛等活动,让“学—练—赛”浑然一体,既可以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场馆是助力臂。“深附体育不看天气,刮风下雨一样精彩”是学校体育人的自信。学校拥有丰富的场馆资源:恒温泳池、羽毛球馆、乒乓球馆、跆拳道馆、标准的400米运动场和真草皮足球场……保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助力他们提升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
得益于“每天一节体育课”的实施,通过师资、场馆、课程三方面的优势整合和学校、家庭、社区的资源优化,学校体育课向“新”提“质”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的体育素养和运动技能得到了全面提升,学校的体育氛围越来越浓厚。
(本报记者严圣禾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