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76】
伴着欢快的鼓舞《好日子》,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老窝镇宿寨二村的晚会开演了!
大树下、舞台前,密密匝匝拥满村民,大家纷纷拿出手机,将照片、视频分享给亲戚朋友。
“这些节目,由村民自编自演,把大家感受到的乡村振兴唱出来、演出来了,对味儿,中咱的意!”村民闫素可一边鼓掌,一边跟记者唠嗑。
乡村振兴,文化是魂。拥有悠久历史的河南,本不缺文化,前些年,却在群众文化上犯了愁:一些地方文化活动吸引力不足、文化设施利用不够、文化队伍建设不到位。
如何克服短板,提升基层文化创新活力,让群众文化火起来?河南以激活沉睡的文化资源为切入点,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
河南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以前群众想看却没有平台,想了解却没有渠道。为此,河南创新方式,让非遗资源走出深闺、走向街衢。
从夏至秋,每逢周五,华灯初上之时,古城开封各大广场便会上演文化盛宴。男女老少,人声鼎沸,琳琅满目的非遗文化产品咸集于此。
“过去,一些特色非遗项目久藏深巷,群众难以接触,不利于抢救、传承和保护。”开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李金国告诉记者,“现在,开封推出非遗市集,一大批项目以各种形式进行展示销售,零距离、无门票,很受群众欢迎。”
在市集上,你可以亲自来一段坠子;你能跟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学习制作灯笼,还有汴绣、面塑等;小朋友们还能参加投壶、猜字谜等互动游戏……
“传统文化的好东西,决不能孤芳自赏,而要创新方式进行‘开封’!”李金国一语中的。
基层文化设施,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依托。为了让宝贵的文化资产最大化发挥效用,河南因地制宜用好基层文化设施。
前段时间,三门峡市卢氏县在232个行政村(社区)调研发现:一些农家书屋利用率不高、活动种类不够丰富。
在卢氏县横涧乡陈家堎村,农家书屋以前在三楼,读者前往不方便,少有人光顾。前不久,村里想了一个巧办法——让书屋“下楼”,与一楼的便民服务中心共用一间大办公室。
“我们顺应群众需求把书屋搬下楼后,很多人来办事,等待的过程不玩手机了,而是拿书在看,借书的人慢慢也多了。”志愿者兼图书管理员郭洛青指着借阅登记本告诉记者。
如今,卢氏县的农家书屋因地制宜找办法,重构运行机制“活”了起来:有常态化开展红色讲堂的,有把书籍精心分类的……农家“小书屋”变成文化“大粮仓”!
在中原大地,活跃着很多“村宝”,他们有文化特长且为人热心,是群众文化活动中的“明星”。以前,“村宝”有热情,但缺乏舞台。为此,河南针对性施策,发挥乡村文化能人的文化热情。
“村民文化需求很多,光靠传统的文化下乡,送不过来!”南阳市社旗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王勇介绍,“后来,我们把‘村宝’集中起来,加大演出力度。不独如此,‘村宝’还领着有文艺特长的村民,自发成立了乡村文化合作社。”
(本报记者 王胜昔 丁艳 本报通讯员 桑邓旺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