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移动课堂”重温使命担当

    讲述人: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龙兵

    作者: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04日 07版)

      【一线讲述】 

      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考察调研时,与正在开展思政课现场教学的师生进行了亲切交流。此后,我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扎实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全力办好“移动”思政课堂。

      挖掘红色资源,牢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湖南省红色资源非常丰富,“十步之内,必有芳草”。我们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在“半条被子的温暖”陈列馆、新民学会旧址、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等地开展思政教育,夯实革命文化的力量根基,让学生牢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增强“四个自信”。岳麓书院是中国文化史上孕育思想、创新学术的重要基地,我们把课堂移到岳麓书院,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民本、讲仁爱、尚和合、求大同等人文精神,现场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张力,利用湖湘文化上好思政课,把岳麓书院办成一个“活”的书院。在这里,我们带领学生一同学习《岳麓书院记》,在对“盖欲成就人才,以传道而济斯民也”的热烈讨论中,共同感受那份关怀国家、心系人民、兼济天下的社会责任感。

      走向田间地头,明确时代新人的使命担当。每年暑假,思政课教师都会带领学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将思政课搬到田间地头。我们的学生来到十八洞村,由农民伯伯做助教,聘请当地脱贫致富的农民现身说法,现场宣讲乡村振兴给当地带来的巨变。另外,我们还成立了以博士生为主体的红色宣讲组织——湖南大学博士理论宣讲团,通过移动宣讲与网络直播,吸引了大批粉丝。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刘梦、龙军、赵秋丽、李志臣、张文攀、闫磊、冯家照、高建进、陆健 本报通讯员 李梦、李爱明、程振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