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以专业技能提供暖心服务

    ——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侧记

    作者:本报记者 张文骁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03日 10版)

      有扶手的床头、可遥控的窗帘、带圆角的家具……这不是养老机构,而是养老护理员的赛场。这里从装饰品到智慧化辅具都对养老机构进行了高度还原,只为让选手感受到最真实的场景。

      5月29日至31日,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在江苏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307名选手就养老护理员、遗体火化师、公墓管理员、假肢装配工、矫形器装配工等5个赛项展开角逐。

      本次大赛由民政部首次联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举办,是民政领域规格最高、赛项最多、参与人数最广、影响最大的国家级一类赛事。

      决赛的每个赛项均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依据,从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两个方面进行考核。在操作技能比赛中,来自新疆克拉玛依的养老护理员孙翠遇到了一位退休教师,她的任务是带着老人做健肺操。

      “一开始,老人并不配合。了解到是因为她认为做操没有效果后,我便有针对性地与她沟通,告诉她‘这可以缓解您最近的咳嗽’,鼓励她试一下。”已有9年从业经历的孙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将之运用在比赛中。

      如今,养老服务已不是简单的喂饭、聊天,护理员还要针对老人的情况和需求进行照护,并提供心理支持。其中既要有专业的训练,也要有理念的学习和经验的积累。

      在养老护理员赛项赛道对面的是假肢装配工赛项赛道,吉林队的教练赵明星正等待吉林选手出场。经过前期测量取型、修型等步骤,选手正依次进行假肢的组装对线工作。

      “对线就是要调整假肢的接受腔、关节、脚板的相对位置,”赵明星一边看一边向记者讲解着这一环节的专业性,“如果关节靠后,虽然稳定性好,但是运动性不足,关键是要找到与模特最匹配的位置。”

      5月31日上午,本次比赛的优胜选手名单最终出炉,共有25名选手获得一等奖,他们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核准后可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100名选手将按规定晋升职业技能等级。

      湖北队的谭巍冉获得公墓管理员赛项的二等奖。她认为,通过参加比赛,自己获得了综合能力的提升,同时也学习到更多创新做法,对行业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鼓励我继续在这个行业做下去。”谭巍冉说。

      “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有年轻力量不断注入,这样才能持续有效地发展。”江苏队的教练倪燕曾在2021年的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上获得一等奖。如今,行业不断涌现的年轻人已从她手中接过接力棒。

      同样来自江苏的孙璇获得了本次大赛养老护理员赛项的一等奖,年纪轻轻的她入行仅有三年。

      在孙璇看来,这不只是一场比赛,更是一次同行间的学习交流。“我们都没把对方当作竞争对手,而是一起讨论如何做得更好。”孙璇说。

      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大赛的成功举办,对于加强民政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必将激励广大民政技能劳动者深耕精研、敬业笃行,坚定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必将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热爱民政、奉献民政,为保障民生、服务社会贡献自己的才华和智慧。

      (本报记者 张文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