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两项农业保险全面实施——

    农民收益有保障 中国饭碗端更牢

    作者:本报记者 鲁元珍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01日 04版)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在全国全面实施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明确将这两项农业保险实施范围从产粮大县扩大至全国。5月31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金融监管总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对此进行了解读。

      “2018年,我们开始探索完全成本和种植收入保险,在部分产粮大县做了试点,2021至2023年逐步推广到所有产粮大县。在触发赔付方面,完全成本保险与物化成本保险相同,也是遇到自然灾害以后根据损失程度赔偿,但赔款翻了一番。”财政部副部长廖岷介绍。从保费和保障金额来看,物化成本保险的保障水平大约是每亩525元,保费是每亩25.5元。其中,各级财政承担约80%,即每亩20.5元;农民自缴约20%,也就是农民每亩承担5.1元。而完全成本和种植收入保险的保障水平大约每亩1125元,同样的方式计算,农户每亩自缴约10.9元。可以看到,每户农民仅需要多交5.8元左右,但从赔偿力度来看,这两个高保障的险种每亩可以多给农户赔偿600元,农民基本可以实现旱涝保收。

      两项保险政策不仅让农民收益更有保障,也更好地保障了粮食安全。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负责人王衍指出,农民在遭受重大自然灾害后不会血本无归,一定程度上,他们所获得的理赔可以有效保障恢复再生产。当前,种粮的家庭农场有170多万家,种粮的合作社有50多万家,对这样的规模经营主体来说,上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就有了一个灾害风险的“缓冲垫”,能够大大增强种粮信心。

      在经济补偿方面,金融监管总局财产保险监管司司长尹江鳌介绍:“金融监管总局去年农险赔付1124亿元,同比增速25.4%,惠及农户5772万户,也就是说有5772万户农户获得了理赔,农险赔付率已达到80%。今年1至4月份,农险赔付294亿元,同比增长8%,惠及农户813万户。”

      在财政保障方面,2023年,中央财政拨付三大粮食作物保费补贴约200亿元,为超过1亿户次种粮农户提供风险保障超过8000亿元,中央财政放大倍数达到58倍。本次政策扩大到全国后,各地财政将多给农户补贴约100亿元,目前,平均保险费率已经由前年的6%降至约4.9%,可为农户节约自担保费近20亿元。财政部金融司负责人董德刚指出,目前三大粮食作物的三种保险——物化成本、完全成本、种植收入保险可自主自愿选择投保。为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应进一步提升承保理赔服务质效,加强数据科技赋能,优化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加强财政资金管理。

      “推动政策落地落实,需要进一步利用前期逐步覆盖产粮大县过程中在风险防范、承保理赔、运行机制、农户接受度等方面成熟经验,进一步加强部门协同,提升基层服务质量,并加强监督检查和财政保障力度。”廖岷表示。

      (本报记者 鲁元珍)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