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5月29日 星期三

    以梦想引领儿童与宇宙对话

    ——儿童小说《宇宙的梦想》读后

    作者:李利芳 《光明日报》( 2024年05月29日 14版)

      题材领域的不断突破是近年来原创儿童文学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反映出创作观念上的深刻变化。葛竞的新作《宇宙的梦想》(晨光出版社、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24年5月出版)通过童话文体的透明质地,围绕儿童与宇宙对话的宏大主题,对童真梦想的书写展开新的探索。

      儿童文学以“文学”的优势促进孩子与整个“世界”的交往。“世界”是一个被不断建构的主客观统一体,“世界”的样态与格局从深层次反映儿童文学观念的进步水平。凝视与书写宇宙在儿童文学中不是一个新课题,但传统上总是将其限定在科幻文学领域,在科学与幻想相统一的认识下让儿童与宇宙建立联系。“科幻”的基本属性决定“科幻世界”距离儿童是遥远的,以“幻想”为主体的媒介通道缺失了由“现实”带来的真实感。这部作品中将儿童与宇宙的关系由“幻想”变为“梦想”,将儿童在宇宙中纯幻想地遨游,转为他们站在地球上为实现宇宙梦想脚踏实地立志与努力,反映出儿童本位内涵已发生深刻变化,更显示出支撑这一变化的根本力量——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航天强国取得的卓越成就。因此,《宇宙的梦想》对宇宙题材领域的书写是一种拓展与丰富。

      《宇宙的梦想》以小学生肖宇宙与安知道为主人公,他们是航天工作者的后代。作者从日常家庭与学校生活写起,以现实主义方法观照他们的成长形态。以小见大,由具体到想象,从现实走向宇宙,作者展开的是一个儿童科研梦想达成的故事。以“实”为宇宙书写的灵魂,是这部作品的一个突破点。这依赖于作者对相关素材的扎实掌握与娴熟调度,依赖于她对故事语境的良好创设。小说写的是北京航天城和航天城小学的故事,从儿童视角书写航天事业,以童真童趣展现科技强国宏大命题,将科学家精神与儿童特有的理想情怀、浪漫特质深度融合,写出航天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写出了勇担时代大任的祖国未来一代的精神品格。

      童年认知特点与重大主题的融合考验作家的功力。作者把握住了儿童成长环境与儿童心理内驱力这两个关键点,以成人呵护与助力儿童主体性发展为根本逻辑,将孩童为实现宇宙梦想付诸努力的成长过程演绎得丝丝入扣、合情合理。作者以儿童为主体是从给孩子命名开始的,“肖宇宙”的姓“肖”谐音取“小”之意,男孩“宇宙”虽然年龄很小,但内心可以装下整个宇宙。《淮南子》中说:“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宇是无限大的空间,宙是无限大的时间,这就是中国人眼中的宇宙。在不着痕迹间,作者将小小孩童带入世间最大存在与命题中。但仅此还不够,它只是想象与愿望,还缺少实践路径,于是另一个重要人物“安知道”必须在场。“安”谐音取“俺”,既诙谐幽默,又突出儿童主体“我”。“我”的施事行为与结果是“知道”。“知道”是走向宇宙的前提。两个孩子性格互补,逗趣打闹,他们在对抗与矛盾中走向理解与认同、团结与互助,从本质上看,他们俩在精神上是合一的。

      肖宇宙的父母虽然事业非常忙,但是他们体贴孩子内心,尊重他的兴趣爱好及每一个发现与行动,并给予适时的引导。在陪伴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父母精神与情感始终在场,但不限制孩子思想的萌芽,鼓励他大胆探索与表达。航天城小学常校长从教时间并不短,但是他的教育理念很新,能进入孩子内心,和他们成为朋友。在肖宇宙和安知道的成长过程中,常校长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在作品中,“学校”成为培养与见证一代代航天人的中心场域,教育强国与科技强国两大命题都得以传达。

      《宇宙的梦想》是小说的写法,自然地融入童话的美学气质。故事中浪漫主义格调与童话精神一脉相承,扎根现实大地的想象让作品血肉丰满,又充满理想情怀。

      (作者:李利芳,系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