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5月15日 星期三

    《春色寄情人》:

    以爱之名 书写现实

    作者:刘文暄 《光明日报》( 2024年05月15日 15版)

      近期热播的电视剧《春色寄情人》以生活遭遇变故后成为遗体整容师的陈麦冬和因车祸致残,孤身在大城市打拼,成为职场精英的庄洁为主角,讲述二人以爱温暖彼此的故事。作品将爱情故事放置在小镇南枰舒缓治愈的叙事空间内。除了表现主人公,还塑造了陈奶奶、廖涛、庄研、何袅袅等一组亲切真实的小镇群像,围绕他们的工作生活展开对社会议题的深入探讨。在剧中,有人欣赏人文景观,有人思考人生意义。爱情剧不只讲爱情,成为这部作品给观众带来的惊喜。

      与部分爱情剧中男女主角是“恋爱脑”,一切要为他们的感情让步不同,《春色寄情人》的爱情理性与感性交织。男主角陈麦冬的工作天天要与死亡打交道。所以,面对感情,他选择逃避,总是把自己包裹起来,摆出一副冷言寡语、生人勿近的模样。除了奶奶和少数朋友之外,他不建立更多羁绊关系,试图以此把离别对自己的伤害降到最低。女主角庄洁是医疗器械领域的金牌销售。少年时因车祸致残,也失去了父亲,她却没有被命运击垮,反而活得坚忍又明媚,不仅拥有成功的事业,还对感情清醒理性,明白爱人之前先爱自己的道理。两个人都有不愿展现于人前的脆弱一面。创作者以轻盈但不轻浮、成熟但不世故的笔触,勾勒他们从互生情愫到相互试探、再到彷徨迷惘,最后坚定相守这一微妙的情感变化过程,让我们看到这种能够让自己脱下坚硬铠甲,相互给予力量的亲密关系,引导观众对何为健康成熟的情感观展开深入思考。

      在真实有深度的情感叙事之外,创作者借由男女主人公的职业和际遇探讨社会议题。《春色寄情人》真实还原殡葬行业从业者的日常,以一个个案例引导观众审视生活、思考生命。比如,继父意外去世,使庄洁一时难以接受。陈麦冬安慰她:“正因为生命有大限,我们才更努力地去生活,去创造,去爱。”这些话语鼓励人们活在当下,追求有意义的生活,传达正面价值理念,拓展了爱情剧的内容广度和思想深度。

      该剧还借由陈麦冬和庄洁的情感故事,探讨到底是回故乡还是去他乡的社会议题。剧中陈麦冬在北京见过世面、经历人生洗礼之后,返回南枰镇,为亲人、家庭、故乡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而庄洁在上海没有因为身体的残疾而受到过度的关注。这样的环境让她觉得自在和自信。主角的人生选择,为那些思考去留问题的他乡人和故乡人提供有益借鉴。“此心安处是吾乡”,只要能实现自身价值,他乡与故乡都是值得肯定的选择。

      《春色寄情人》以爱之名,探索生与死、现实与理想、他乡与故乡等广阔多元的社会议题。该剧获得观众欢迎,这一现象提示创作者:爱情剧应摒弃单调的套路,从爱情出发、在生活落脚,不断挖掘创作的思想内涵,用正向价值观引发情感共鸣、引领深刻思考。

      (作者:刘文暄,系湖南省电影评论协会会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