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
“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回信重要指示精神为我们做好美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多年来,我们在美育教育方面不断探索、扎实积累。今天,在广大青年美术教师身上,我们看到了美育教育创新的勇气、进取的精神和卓有成效的方法。
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人类对美的追求是天然的,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美的意识和追求是人类与动物的重要区别,通过马克思的著作,我们可知,动物只能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类的超越之处在于能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这种发现美、感知美、构造美的能力并非生来就具有的,而是在后天的引导、教育、实践中逐渐习得的,是在美育中生成的。
美育是培养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的综合教育,是塑造青少年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对青少年的认知、情感、意志发展起着全面促进作用。于个人而言,美育有益于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性情、激励精神、温润心灵、健全人格、丰富想象力、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于社会而言,美育是提升人民精神生活主体能力、促进人民精神生活高质量发展、营造崇德向善社会风气的重要工程。于国家而言,美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是关乎新时代国民综合素质养成的系统工程,对于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重视美育的传统。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与孔子代表的儒家的美育思想有关。近代以来,王国维、蔡元培、鲁迅等认识到美育的重要性,极力倡导美育。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指出“独美之为物,使人忘一己之利害而入高尚纯洁之域,此最纯粹之快乐也”。蔡元培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若为涵养德性,则莫如提倡美育”的著名观点。
近年来,随着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及2023年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的印发,在“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政策指导下,美育理念日渐深入人心,美术课程的重要性获得广泛共识,城市和乡村学校也都积极实践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程、深化美育课程教学改革、丰富艺术实践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青年美术教师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美术教师群体是美育工作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他们手执五彩画笔,勾勒出色彩斑斓的美好世界,点燃孩子们对美的向往;他们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默默培塑着孩子们的精神世界,为孩子们插上梦想的翅膀。
这一群体具有诸多优势和特点。比如他们思维敏捷,富有想象力与创造力,乐于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他们眼界开阔、思想开放,勤于学习新潮前沿的艺术作品、艺术知识和艺术理念;他们接受能力强,对新兴信息技术、数智AI技术等的使用操作更加熟练,善于运用新技术、新方法赋能美术课;他们大多出身科班,既具有扎实的知识储备和过硬的专业素养,又了解学生的接受特点和认知规律,精于提升孩子们的美术技能和美学素养;他们热情洋溢、青春飞扬,熟悉青少年的语言风格,懂得青少年的心理情绪,了解青少年的所思所想,和孩子们存在天然的亲近感,容易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如今,广大青年美术教师心怀美育情怀、勇担美育使命,以热爱做犁、以信念为铧,在祖国的美育园地上辛勤耕耘、挥洒青春,把美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心中。他们中有的主动放弃优越待遇,跨山越水、远赴偏远山区支教,在相对落后的教学条件下用粉笔为孩子们勾勒童话世界,点亮山区孩子们的艺术梦想,让美育之花在乡村绽放;有的扎根特殊教育,为“折翼天使”插上梦想的翅膀,重燃他们对生活的希望,让孩子们在美术课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有的努力钻研教学改革和创新,在美术课教学中融入民族文化、非遗文化、当地文化等特色资源,加入多媒体、AR、VR、AI等技术,植入前沿美术教育理念、新型教育模式,激发了学生的浓厚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美术的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美育工作事关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事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事关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年美术教师群体肩负着培塑时代新人、助力民族复兴的光荣使命,在党和国家的政策支持下,他们必能不负殷殷期望,勇担时代使命,扎根时代沃土,永葆美育情怀,以青春之我绘写壮美之河山,以青春之我描画盛世之中华。
美育事业是一项接续性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竣工的,要久久为功、绵绵用力。我们真诚地希望,社会各界更加关心美育事业,关心和支持青年美术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为他们提供更多施展才华的平台,让他们的青春在更多平台上绽放光彩,在美育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我们也真诚地期待,更多年轻人投身美术教育事业,带领学生描绘时代生活,在培养一代又一代具有审美素养和创新精神的人才的事业中实现人生价值。
(作者:谢卓芝,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北京交通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本期选题支持:常河 王建宏 唐一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