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G、3G、4G、5G……到我们团队正在加紧攻关的6G技术,人们为什么要不断追求网络通信技术的迭代升级?
与5G相比,6G网络将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更低的延迟、更可靠的连接。6G技术带来的变化仅此而已吗?不。试想一下,人们动动手指,就能精准操控井下240米深处的采煤机,实现远程“一键采煤”;医生远程操纵300公里以外的手术机器人,为患者完成高难度手术,时延不超过6毫秒……6G扩展了传统移动通信的边界,将通信与AI等技术融合起来,从原来的只提供连接服务发展为提供综合信息服务,它能为各行各业注入新发展动能、提高生产效率。
2018年,紫金山实验室6G关键技术攻关团队成立。到了2019年,世界上一些国家先后启动了6G研究。可以说,我们的研究像是在“无人区”前行,没有前人的技术可以参考借鉴。尽管如此,我们信心十足。因为在我们的团队里,有超过七成的成员年龄在35岁以下,这个年轻的团队有冲劲、肯钻研,这是我们从事这项意义非凡的事业的底气。
去年,我们成功研发了一套内生智能实时控制系统。看上去只是一小步,但背后的难处,每一个团队成员都深有感触。研发的第一步就是数据收集,在搭建的室内测试场中,团队前期研发的智能网络系统无法稳定工作,导致采集的数据无法被采用。大家逐条分析排查,花费一周时间才找到原因:受限于室内空间,在团队所搭建的室内测试场中,射频单元彼此之间间隔远小于实际情况,因此射频单元间干扰非常大,导致团队自研系统无法正常解码信号。
我们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合适的室内试验空间,项目节点又迫在眉睫。为此,我们每天将沉重的设备搬运至室外开阔的地面广场或地下停车场,搭建临时的室外测试场进行系统调试和数据采集。最终,系统稳定性问题被解决,团队成员也采集到了可靠的数据,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解决数据收集的问题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后来研发的过程不断遭遇各类难题。不过,我们始终坚信“可以解决问题一次,就可以解决第二次、第三次”。正如团队里一位95后研究人员所说,经历了“希望的火焰被反复点燃又浇灭、浇灭又点燃”后,我们最终成功研发出一套内生智能实时控制系统,成果顺利通过了相关部门的验收,各项技术指标均超过严格的标准。
这,仅仅是给6G这栋摩天大楼添上了一块砖而已。我们团队由众多项目组构成,每一个项目组都在自己的细分领域里深耕,为这座大楼制作一块块质量过硬的砖瓦。要实现6G技术的全面突破,任重而道远。我们不怕遇到困难,我们希望在科研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加快迈向目标的脚步。
(本报记者殷泽昊采访整理)
(本期选题支持:光明日报社机关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