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家园】
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自古以来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对象。作为传统美学重要艺术形式之一的民间美术,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美学思想与生态智慧。尊重自然、爱护自然、欣赏自然是民间美术的创作原则与特色,既有对大千世界的想象,又有对万事万物的敬畏,还有对诗意人生的向往,以及对子嗣兴旺、瓜瓞绵绵的企盼,体现了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宇宙观和生态观,有着鲜明的生态意识。
呼唤生命
《周易》讲“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生命不断繁育兴盛,日日更新,生生不已,这就是变易的本质。这种“生”就是对万物生长、生命力量与人的繁衍生存的礼颂。大量民间美术作品都反映出对自然周而复始与人类生生不息的赞美与追求,反映了生命本真状态的存在。
自远古时期以来,鱼就因其强大的生育繁衍能力而获得了先人的崇拜。在新石器时期,人们把生殖崇拜绘制在了陶器上。中原仰韶文化的彩陶器上,有不少写实或抽象的鱼纹和蛙纹。比如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其内壁就有两组对称的人面鱼纹;同样是新石器时期的鹳鱼石斧图彩陶缸,出土于河南临汝县(今汝州市),其器腹外壁的一侧画了一只圆眸、长喙、直立的鹳鸟,昂着头,身躯稍微向后倾,嘴上衔着一条大鱼。鹳是一种大型水鸟,鸟为卵生,且一卵多生;鱼产卵多,其腹内多子,因此鸟纹和鱼纹的原始寓意都是象征生殖。在那时人的眼里,鸟喻雄性,鱼喻雌性,鱼鸟同图,比喻夫妻恩爱。在后来的剪纸、壁画等许多民间美术作品中,都有这样的鱼鸟组合图,实际上就是对生殖繁衍的向往,表达了对生命的呼唤。
比如,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国苗绣,大量使用鱼纹。这一纹样在其产生之初,就具有图腾崇拜和生殖繁衍的社会功能属性。鱼,因为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繁衍生殖能力,成为苗族的图腾之一;同源于对繁殖力的艳羡,在苗绣作品里,还有大量青蛙的纹样。他们认为由蛙变成的人聪明能干,具有超自然的本领。
赞美家园
人的诗意栖居是生态美学观内涵的一个重要方面,“人的居住”就是适宜于人与自然万物共生的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自古以来就寄寓了生态社会的审美理想。
庄子在《马蹄篇》中用了很大篇幅介绍远古至德之世,以带有乌托邦性质的笔墨,为我们勾勒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妙图景,“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人类只是天下万物之一,没有私心与恶意,跟自然和谐相处。
民间美术作品同样反映出对秀美山水的悦纳,充满对诗意栖居家园的赞美。比如,上海市非遗项目金山农民画,以江南农村多姿多彩的生活习俗和劳动场景为题材,描绘小桥流水、晃动的水车、稻田与耕牛、插秧的人及鱼塘等典型的农村景物,表现这片富庶的鱼米之乡,赞美江南水乡、体现江南细腻温婉的风土人情,充满了对生产生活的自然环境的欣赏与赞美。云南等高山高原地区的农民画则表现如何与山林河流等自然环境相处,展现他们世代相传的生存智慧与方法。
在《齐物论》中,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认为自然万物与人一样都有生命和灵性。民间美术中也经常出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作品,映射出和谐统一的生态思维。比如,刺绣是众多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自然万物是其审美对象,图案包含大量的人物、动物、植物和自然界形象,有人、蝶、龙、鸟、鱼、蛙、蝙蝠、牛、鸡、兔、花、石榴、葫芦、桃、太阳、星星等,品类繁多。这些图案既是千年技艺的浓缩,也是亲和自然的外在表达。在构图上,这些绣品不拘时空,天马行空。天上人间、山禽水族皆能组合一体,同在一个画面,完全没有时空的阻隔,天地万物互相渗透,互相关联,让我们形象地感受到了多元共生世界的美好。
敬畏自然
在文明进步的漫长过程中,人类对于赐予自己一切的大自然满是虔诚仰慕:在对自然界给予的收获满怀感激之心的同时,又对神秘、神圣的未知世界充满了敬畏,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对大自然顶礼膜拜,形成了远古时代的民俗。这种自然崇拜已融入人们的血液,传承至今。
在黔东南少数民族眼里,神奇的大自然有着无穷伟力,山、水、树、草一切自然物都有生命,人与之相处,必须切实地尊敬,哪怕是清晨到井边挑一担水,也要先打个草标,投入水里,再说一声“惊动了哩”,以示赔礼。侗族砍树修建房屋时,会在房前屋后种上小树,以示补偿。家里生下女儿后,要种上一些杉树,这些杉树的名字很好听,叫女儿杉。这些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爱护,以民俗的形式传承,在禳灾辟邪、祈求吉祥的程式化象征中演绎。
不仅如此,人们还将自己对自然世界的敬畏与尊重,对美好生活的祈愿,都融入年画、剪纸、彩塑等民间美术作品的创作中。比如,舟山农民画大多描绘与大海相关的生产生活,表现从大海中获得食物的喜悦,也表达对海洋的敬畏和对渔获丰收的期盼。
翻开中国民间美术的画卷,当我们停下脚步仔细回望这些蕴含着丰富生态智慧的艺术时,就会发现这些作品中体现出的对生命的爱护、对自然的尊重、对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的赞美与歌颂,其中鲜明的生态意识和浓厚的生态思想价值观,是中华传统生态文化理念的重要一环,需要我们系统整理,积极促进传统生态智慧的现代化应用,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作者:陈艺方,董国文,分别系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图书馆书记、上海高校智库〔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