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3月11日 星期一

    从生活中挖掘文化“富矿”

    讲述人:贵州省文联主席、省作协主席 欧阳黔森代表

    作者:本报记者 陈冠合 邱玥 《光明日报》( 2024年03月11日 07版)

      【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常年走村过寨,新时代的山乡巨变不断给予我创作的灵感和动力。去年,我在全国两会上提出了关于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的建议。今年,我的关注点仍在如何深入挖掘贵州这座文化“富矿”,助力文艺繁荣发展。

      经过一线走访调研,我发现,在以往的采风创作中,仍有部分作家局限于个人理解、观察和感悟,对现实关注不够,作品立不住;与此同时,民族文化特色题材方面的精品也不多。而我在与其他艺术家交流中发现,一些人对贵州的认知,还停留在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的刻板印象上。

      其实,真正站在高原上眺望贵州“文化千岛”,便会发现,以遵义会议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阳明文化为精华的传统文化,体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特点的多彩民族文化,蕴涵着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价值的屯堡文化等,无一不是贵州文化宝库中熠熠生辉的“富矿”。文艺工作者只有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常在乡下走、脚上沾满泥”,才能挖掘好这些“富矿”。

      围绕新的文化使命,贵州文艺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加快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此前,贵州省提出大力实施红色文化重点建设、阳明文化转化运用、民族文化传承弘扬、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研究推广的“四大文化工程”。以“四大文化工程”为抓手,我们将继续努力做好“富矿精开”这篇大文章。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今年,贵州省文联将继续组织全省文艺工作者,开展文艺惠民演出、志愿服务活动等文艺实践,深扎贵州大地服务乡村振兴;邀请全国绘画、音乐等领域名家开展采风创作,深入挖掘多彩贵州文化资源。

      譬如,我们正在组织创作关于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长篇电视连续剧。贵州省文联还将继续围绕“四大文化工程”,打造多个重点项目,推出更多具有贵州特色、全国知名的文化精品、文化品牌,努力以高质量文化供给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本报记者陈冠合、邱玥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