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3月08日 星期五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传承雷锋精神 探索高校“五位一体”思政育人新范式

    作者:刘志丹 关佩名 《光明日报》( 2024年03月08日 13版)

      辽宁抚顺是雷锋的第二故乡,是雷锋精神的发祥地和全国学雷锋活动的策源地。作为抚顺唯一一所公办本科高校,辽宁石油化工大学60多年来始终将“用雷锋精神建校育人”的办学理念贯穿学校立德树人的全过程。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辽宁省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将学校办学理念与高校思政课建设紧密融合,通过理念创新和机制创新,构建并实施了具有鲜明育人特色的“课程奠基、科研依托、实践锻造、文化熏陶、网络浸润”的雷锋精神“五位一体”思政育人新范式。

    以雷锋精神为课程主渠道 释放课程育人原动力

      学院聚焦立德树人核心素养,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以雷锋精神为核心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同频共振,推进“雷锋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2006年学院组织编写了本科生教材《雷锋精神教程》(2012年第二版更名为《雷锋精神概论》、2019年第三版更名为《新时代雷锋精神简明教程》),2007年课程由选修课调整为全校本科生必修课。2010年课程获评“辽宁省精品课程”,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线下课程。同时,学院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共计建成贯穿雷锋精神的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校级思政示范课10门。

    以雷锋精神理论研究为依托 激发科研育人创新力

      学院不断激发雷锋精神研究的科研创新力,深入挖掘新时代雷锋精神的育人功能。

      以研究平台强化雷锋精神的育人功能 2007年学院在全国高校率先设立专题研究雷锋精神的科研机构“雷锋学研究中心”,2019年更名为“新时代雷锋精神研究中心”;2008年获准成立“辽宁省雷锋研究会”;2019年获批“辽宁省新时代雷锋精神研究重点基地”。

      以研究成果提升雷锋精神的育人成效 自2010年开始学院连续举办13届“雷锋精神论坛”,出版《雷锋传》等学术专著20余部,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100多篇,获批国家社科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50多项。

    以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为载体 突出实践育人影响力

      学院把志愿服务作为常态化学雷锋活动的有效形式,让雷锋精神入脑更入“行”。2007年创建“学雷锋示范班”,通过“雷锋课程培养+育苗基地共建”的办班模式提升育人成效,累计培养优秀学员近1600人,被授予辽宁省高校“特色精品活动”和“辽宁省雷锋号”等荣誉称号。2014年成立“大学生学雷锋志愿服务总队”,注册志愿者1.6万余人,累计学雷锋志愿服务时长超过12万小时。2015年在全国高校率先创办“学雷锋志愿者培训学院”,已累计培训学雷锋志愿者5000多人。150多名骨干队员、30多个项目获得省部级以上表彰。

    以雷锋精神为标识 增强文化育人感染力

      以雷锋精神为主线,学院持续打造展馆文化、塑造校园文化、营造社区文化。建于2016年的“雷锋精神育人展馆”,建筑面积600余平方米,累计投资150多万元。排演原创校园话剧《雷锋》,把雷锋精神融进校风、校训、校歌,在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等场景中融入雷锋精神元素,复原当年在学校校园拍摄的“雷锋擦车照”,建设雷锋半身塑像和“五个一”纪念塔等。在学生生活社区打造以雷锋精神为主题的文化厅廊,定期评选表彰一批“雷锋式楼座”“学雷锋标兵”等先进集体和个人。雷锋元素与育人文化软环境深度融合,让雷锋精神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发挥育人作用。

    以网络平台为阵地 提升网络育人渗透力

      学院2005年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创建学雷锋网站“雷锋精神在线”,累计录入文字量达2.3亿,网站点击率超过600万人次,被辽宁省高校工委、辽宁省教育厅评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红色品牌网站”。2014年开通集微刊、微信群、网站于一体的“中华雷锋号”微信公众号,至今推送微刊2000多期,发表学雷锋宣传文章1400多篇,浏览量超过250万人次。同时,学院注重把雷锋精神融入学生关注度较高的校园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致力用接地气、有生气的方式讲述雷锋故事、传播雷锋精神。

      (作者:刘志丹 关佩名)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