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2月23日 星期五

    《学术争鸣》反馈选登

    作者: 《光明日报》( 2024年02月23日 07版)

      【回音壁】

    西安美术学院教授邓强:

      光明日报《学术争鸣》专栏刊登的《人工智能:带给艺术的困境与挑战》《人工智能:给艺术带来更多创新和可能》两篇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人工智能为艺术创作与艺术教育带来的变化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思考,让我们对人工智能技术与艺术的关系有了更为全面和明晰的认知。

      技术的进步提升了艺术创作的效率,丰富了艺术作品的形式,增强了创作者创新的勇气与能力。在AI技术出现之前,摄影技术、电影技术、电视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更替多次发生,行业竞争和技术迭代永恒存在,科技发展促使产品和工具的易用性不断提升,让更多的人得以享受技术的便利。不可否认,技术变革极大地降低了艺术创作的技术门槛。然而,人类知识的获取方式还没有实现根本层面上的改变,相比之下,创作者通过传统的艺术训练和教育方式所获取的认知经验与感悟虽然低效,但仍然不可或缺,因为只有具备对于多领域知识的深层次认知与多元链接,才能有效避免同质化创作的泛滥。

      当然,人工智能与艺术创作者的协作与深度融合,将促使我们尝试从人工智能的角度和思维模式去重新认知周遭事物,并生发出新的认知、再现、表达,与传统经典艺术创作的理论和方法结合,产生面貌一新的艺术作品。

    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封帅:

      《学术争鸣》专栏刊发的两篇探讨人工智能与艺术关系的文章,于“危”与“机”中洞见了人工智能给艺术与设计领域所带来的挑战、机遇乃至无限多样的可能性。

      在《物种起源》(1859年)的结尾,达尔文曾提到:“无尽的形式,最为瑰丽壮阔。”达尔文生物演化论中所描绘的生命形式多样性,在计算机的世界中以生成、变异、杂交、演化、遗传和筛选的方式,不断地迭代与重现。这一过程通过“遗传算法”这一计算语言的形式,广泛地应用于机器学习、信号处理、自适应控制和人工生命等研究中。新世纪以来,渐渐走入艺术和设计领域,成为一种以“人机合一”的方式孵化无尽“形式”语言的专业性数字化工具。由此,人工智能实实在在地开始向人类的想象力、审美和情感层面延伸,不断地深入到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中枢。

      回想起小时候的好奇,人类胎儿的胚胎发育过程是否可以看作是一部演化历史的缩影?如今,当我们亲身经历并面对由人工智能推动的这一快速演进的“形式”生成时,我们也许可以用一个更加开阔的视角坦然观之:这种加速的“神经演化”过程可能正悄然靠近,并逐渐影响着我们对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理解和发展,恰如数十亿年来的生物演化塑造了我们的大脑一样。终究,最“无尽”的形式,也最为瑰丽壮阔。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授王敏:

      作为计算机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AI正在改变传统艺术创作的过程和体验。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是将其视为工具,还是将其视为艺术创作的主体?

      光明日报《学术争鸣》专栏刊登的两篇文章,对人工智能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展望,对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的讨论,读来很受启发。

      我认为AI的艺术创作不能取代人类的艺术创作。人类艺术创作的过程既是充满逻辑的,也是偶发的。技术的嬗变并没有真正改变艺术创作的内涵与本质,艺术给我们带来的思想感情依然是最动人心弦的所在。试想,人将情感表达的主导权让渡给AI设备,艺术作品不是出自人类心灵,而由计算设备生成,那还是艺术吗?人工智能可以给我们更多的审美体验,却无法给我们深层的情感触动与思想凝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当技术取代体验与感知,缺乏精神内涵,又何来艺术之说。当然,同时我们也应看到,AI艺术增强并拓展了人类艺术创作的范畴和边界,与人类共同创造了当下这个时代的艺术特征。

      可以肯定的是,AI技术在艺术与设计领域的创新及其产生的影响,已经成为当代社会文化与人文关怀的一部分,其价值和意义仍是由人所判断和评价,并体现着人自身的审美与追求。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玉梅、于园媛、许馨仪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