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2月23日 星期五

    AI绘画缺失主体性和原创性

    作者:宋石磊 《光明日报》( 2024年02月23日 07版)

        用AI绘画工具制作的梅花“九九消寒图”。制作:李世奇、孟扬

        用AI绘画工具制作的梅花“九九消寒图”。制作:李世奇、孟扬

        用AI绘画工具制作的年画。制作:徐宝娟

        用AI绘画工具制作的龙形图案。制作:徐宝娟

      【学术争鸣】

      近年来,伴随着人机交互工具的出现,我们迎来了人工智能(AI)技术革新的时代,尤其是人工智能在艺术领域的应用,更是带来了人工智能背景之下的艺术危机——艺术创作的边界该怎么确立?艺术作品的原创性如何判断?

      我认为,虽然AI绘画在技术层面有重大的突破,但在创造上却有其限度。AI自始至终是技术,是工具,AI绘画作品不是艺术作品。

      AI绘画作品的生成机制是基于数据的算法,由设计者来设置其生成机制的模型,AI绘画工具从一种大数据的算法与分析中找出某种艺术的规律性,生成算法和交互,再经由对于图式的概括、提炼、分析和综合,进一步生成图像。从艺术创造的层面而言,这类艺术生成只能停留于绘画的再现与模仿的层面,尚不能上升到创造的层面。

      如果进一步分析,会发现AI绘画工具是基于对艺术史已有的图式、风格、绘画语言的模仿,通过机器模型来进一步分析这些艺术品的风格和图示,而后进一步通过神经网络的方法来模仿,所有这些都有一个前提:其生成原理是基于对已有的艺术家风格的模仿。在这一过程中,AI绘画可以复制、剪裁、修改、分析、拼贴、挪用、再制、阐释、互动、反馈,所有这些都只是停留于模仿,导致的直接结果是AI绘画的图式复制化、题材标签化、作品同质化等等。

      应该说,AI绘画工具俨然成为一个巨大的数据库,存储于云端。从生成机制来看,当下AI技术不但能够复制旧有的艺术作品,而且随着AI绘画技术革新迭代,AI绘画程序已经可以基于关键词的参数来生成艺术作品。尤其是近来大热的AI绘画模型工具,操作十分简单,使用者只需要输入一些关键字的参数,就能通过AI算法生成相应的图像。在这一生成过程中,使用者可以任意选择不同的艺术家和艺术风格,诸如达·芬奇、凡·高、毕加索、达利等,可以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在线生成。此外,这些工具还可以识别镜头与摄影术语,显示其强大的快速生成图像的功能。低门槛、操作简便、快速生成、模仿高超,所有这些都使得这类AI绘画工具“破圈”,恍若进入“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的时代,进而陷入了“AI绘画是不是艺术”的巨大争议。但是,从本质上而言,这些AI绘画程序终究都是工具,缺失了艺术家的主体性和艺术作品的原创性,只是技术革新所带来的程序迭代而已。也就是说,AI绘画工具自始至终都是技术。

      AI的技术革新无异于另一场摄影技术所带来的技术革新。如同摄影基于成像技术的可复制性,AI是基于算法的无限复制和无限繁衍。因此,AI绘画只是对已有艺术风格的重现和复制,缺失原创性,只是技术、科技和艺术相融合的媒介,尚未上升到艺术的层面。AI尚未生成艺术家的“主体性”,没有独立的感知、意识和情感,缺乏真正的人类生活的经验。所有这些都使得AI绘画与真正的艺术是有隔膜的。

      艺术从其诞生起,就承载着人类的思想深度和情感力度。艺术的原创性的轴心总是围绕着艺术家的心灵和精神。无论AI技术如何革新,时代如何变迁,艺术的本质却是永恒的,真正的艺术所承载的是艺术家独特的生命体验,是艺术家生命情感的记录。笔者至今仍清楚地记得观看凡·高的《向日葵》所带来的心灵颤动,向日葵就是凡·高的肉身和灵魂,凡·高非常懂得把握笔触的节奏和韵律,那躁动而颤抖的笔触就是他生命激情的燃烧,那些看似静物的向日葵恍若一张张人脸,表达为生存而奋斗的主题,给人以强烈的灵魂震颤。你可以感受到他的绝望、孤独、痛苦、挣扎,以及热爱,金色的向日葵凝结着凡·高炙热的生命之光。

      总之,AI绘画也许可以引起视觉的狂欢,却无法带来心灵的颤动。人工智能也不可能取代人类艺术家,因为它无法代替艺术家去思考、体验与共情。虽然我们身处一个技术加速的时代,但是技术的迭代永远处于变化之中,其有效性是暂时的、有限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坚守艺术的精神特质、艺术家的主体性和艺术作品的原创性。

      (作者:宋石磊,系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玉梅、于园媛、许馨仪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