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2月05日 星期一

    繁育良种,小石榴扮靓富民新生活

    讲述人:山东枣庄市石榴研究院原院长、研究员 侯乐峰

    作者: 《光明日报》( 2024年02月05日 07版)

      【一线讲述】  

      从1981年参加工作起,我就扎根在石榴种植技术推广和选育良种一线,退休后也依然和年轻技术员们一起活跃在田间地头。40多年来,我见证了枣庄市峄城石榴种植面积一步步扩大,从0.6万亩到如今的10余万亩,成为“中国石榴之乡”。

      刚开始,农户不知道如何种石榴,我们就从头开始教。施肥、修剪、打药,早上我们带着干粮上山,中午就在田间地头和农户一起吃饭。虽然现在物质条件变好了,可这种情谊一直延续着。后来,峄城区种植的石榴产量、质量很快提升上来了,形成了家家有石榴、户户栽石榴的场景。

      20世纪90年代,农户基本掌握了石榴种植要点,生活也都好了起来,我们的工作重点开始转移到选育良种上。过往的经验告诉我们,中秋节前,峄城的石榴还没有成熟,这样就错失了消费旺季。于是,我们就想培育一个早熟、籽粒大的新品种。

      选育良种没有捷径,就是多跑。一般当年成熟期时我们先选出中意的种质,第二年年初石榴树未发芽的时候,再跑一趟把石榴条取回来。就这样,我们积累了200余种种质,但仍不是最理想的,直到2010年才把两棵性状很好的母树带回峄城。

      回到峄城后,我们赶紧嫁接、扦插扩繁,并在山东省内选取三个地方进行区域试验。2013年,团队终于选育出了裂果率低、口感佳的石榴。当时参与项目的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赵登超将其命名为“秋艳”,意为“秋天里一道艳丽的风景”。2016年4月,“秋艳”通过国家良种审定,成为国内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国审石榴良种。

      这两棵母树现在还在我们峄城的石榴博览园里,全国的“秋艳”都是从这两棵树上取条繁育的。如今,我们已在山东、河北、陕西、河南、安徽等石榴产区推广“秋艳”共12000余亩,累计增收2亿多元。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优良的石榴种质是石榴产业发展的基石。自上世纪80年代到今天,我和三代队友跑遍了我国七大石榴主产区,即使是两三亩的石榴园也都要进去看看、尝尝。如今,我们的种质资源库共保存国内外石榴种质432份,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世界前列。

      当前,我们团队正铆足劲解决如何提高石榴抗冻性这一难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有三个:更换品种、设施种植以及推广栽培技术。在设施种植方面,峄城已经在较平缓的山脚地区普及了农业大棚,在地形相对较陡的山坡地区,主要靠更换品种和推广栽培技术。多年来,我们在推广栽培技术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比如选用抗寒砧木、加强肥水管理、科学整形修剪、合理负载结果等。栽培技术提高了,树体更强健了,抗冻性自然也会增强。

      未来,我还将尽己所能,把更多成果和研究写在榴乡大地上,让乡亲们的生活更加红火、甜蜜。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赵秋丽、冯帆、苏雁、吴春燕、周仕兴 本报通讯员 刘明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