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讲述】
在江苏草莓产区中,句容市形成了以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种植为特色的区域优势,草莓种植面积超过5000亩,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我自2007年参加工作后,就跟小草莓为伴,见证并参与了草莓产业从有到精的发展历程。
农产品走上精品化路线,质量是重中之重。我们把当家种子牢牢攥在咱中国人自己手上,通过逐步推广大棚设施育苗,推行穴盘育苗、种苗冷藏处理等先进育苗技术,有序淘汰“莓农”自留苗,建设抗病丰产优质种苗繁育基地,以“根正苗红”促源头品质提升。同时,我们将精细精准理念融入草莓种植养护全过程,加快草莓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为草莓贴上独有的“身份标识”。在草莓生产过程中,推广应用灭虫灯、捕食螨、水肥一体化、生物碳肥、生物菌剂等新型生产资料,促进了当地的草莓率先走上高品质发展之路。
在我们的帮助下,白兔镇还制定了江苏省、镇江市多项草莓种植地方标准,成功申请专利十多项,“莓好白兔”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3.75亿元,小草莓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新支点。
不过,我们并未就此止步,而是不断推动草莓品种的多样化,形成品种矩阵。2016年,成功试种出了白色草莓“白雪公主”,2017年成功试种出开红色花朵的草莓“红花”、香气浓郁的“妙香七号”,2018年又成功试种出粉色草莓“桃熏”……新品种层出不穷,为草莓高质量发展闯出了新路子。这些草莓新品不仅颜值高,在亩均效益和抗病方面也各有所长。如今,白兔草莓已经形成了十多个主打品种的品种矩阵,在草莓市场上惊艳亮相并收获了一大批消费者喜爱。
莓农的需求,就是我们开展研究、推广技术的指针。针对莓农想要拉长销售期的需求,我们通过引育“香野”“容莓5号”等早熟品种,研发适应本地气候的夜冷技术和控苗技术,将草莓售卖期提前了一个月。针对莓农提出的课程内容听不懂、吸收难的问题,我们将课堂搬到了田间和大棚,在草莓生产的关键时期,手把手教,实现技术推广“精准滴灌”。同时,我们还定期“坐诊”草莓田,现场解决草莓种植中的各种技术难题。
在“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已故全国道德模范糜林等前辈的言传身教下,我深刻理解了“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销、实现农民富”的真正内涵,也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践行为农服务的誓言。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赵秋丽、冯帆、苏雁、吴春燕、周仕兴 本报通讯员 刘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