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2月02日 星期五

    提升技能水平 加速人才培养

    作者:徐晓明 《光明日报》( 2024年02月02日 07版)

        辽宁省图书馆的古籍修复师在修复古籍。新华社发

      【专家点评】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物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指引广大文物工作者守正创新、开拓进取,不断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文物保护修复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

      我国是举世公认的文明古国,拥有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珍贵文物资源。文以载道,物传精神,文物是历史最有力的见证者和诉说者。近年来热播的《我在故宫修文物》《重生技》等纪录片,让文物修复师这一群体进入大众视野。和许多光鲜亮丽的行业不同,从事文物修复工作需要吃得了苦头、耐得住寂寞。他们“择一事,终一生”,在日积月累中锤炼技艺,很好诠释了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这群默默的守护者用巧手和慧眼,用匠心与热忱,给予文物“第二次生命”。在他们的手中,那些松散破损的古籍、漫漶的壁面、布满坑点的雕塑,于方寸之间,重现往日的光泽与神韵。

      国家文物局数据显示,全国共有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其中不乏大量待修复文物。然而,在2022年文博系统18万现有从业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仅5.5万余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不到1.2万人。在这1.2万人中,具备精湛修复技艺和较高理论知识水平的文物修复师更为稀缺。据业内人士介绍,培养一名优秀的文物修复师大约需要8年时间,某种意义上,稀缺的文物修复人才和文物一样珍贵。

      纵览国外,文物行业职业技能的规范化、科学化已成为多国共识。日本政府和社会高度重视文物领域从业者的职业技能,工匠们可以通过参加技艺水平评估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受认可度。在意大利,政府设立专门机构推进文物修复师的培训和评估,力求提高其职业技能水平。

      回溯过往,文物修复师在我国《职业分类大典》中长期缺席,仅仅是以文物保护作业人员小类中的一个职业而笼统存在。直到2021年,《文物修复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出台,明确陶瓷、壁画彩塑、纸张书画、金属、木作、泥瓦作等共13个职业方向,文物修复师才开始作为一种新职业而存在。科学标准的出台,让从业人员入职门槛、技能水平、专业培训有了统一参考。需要看到,明确职业工种,出台统一标准,只是加速文物修复人才培养的重要一步。接下来,还需做好以下几件事:

      一是以系统观念谋划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为职业技能人才储备后备力量。除了沿袭传统“师带徒”技艺传承模式,可拓宽思路,通过产教融合等多种途径为文博单位和职业院校搭建交流平台,让人才培养更符合行业的培养需求,推动毕业生更快成长为高水平的技能人才。

      二是完善文物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机制,为文物工作者成才创造条件、提供平台,培养更多文物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探索文物工匠学历提升、职业技能等级与薪酬挂钩等做法,提升文物技能人才待遇和地位,让文物技能工作成为人人尊重、人人向往的职业,吸引更多年轻人从事文物修复和考古工作。

      三是加快建立完善《文物修复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应用的配套制度,通过编制评价标准、提供比武竞赛舞台等,厚植文物修复人才的成长土壤,让他们成长有支撑、创新有舞台、奋斗有回报,让工匠精神在文物行业蔚然成风,这样才能让传统技艺薪火相传,让文脉传承历久弥新。

      (作者:徐晓明,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科研部中心研究室副主任)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任欢、张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