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2月02日 星期五

    毕生守护 重现文物真容

    讲述人:湖北荆州文物保护中心名誉主任 吴顺清

    作者: 《光明日报》( 2024年02月02日 07版)

      【一线讲述】 

      我今年已经75岁了,和文物打了一辈子交道。在我心中,每一件文物都有独特的价值。绘画、建筑、陶瓷、雕刻……它们身上,都有着浓厚的历史韵味,让人着迷。

      还记得毕业后刚分配到荆州博物馆时,我心里担忧极了。我所学的专业和文物修复与保护完全不沾边,只能硬着头皮来报道。没想到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都热情地欢迎我。大家都说,不用担心,这里一定有你的用武之地。

      慢慢地,我放下了心中的忐忑。有一天,老师告诉了我一件事:考古界有一个说法,叫“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只半年”。原来,南方地区出土的竹木漆器类文物,由于地下水位比较高,出土后的含水率会非常高,大部分在300%至700%之间,有的甚至高达1500%。如何维持这些文物的形状?最简单的做法是仿照它原来的赋存环境,浸泡在水里。

      然而,这只能算是权宜之计。我们要研究这些文物,不能总是把它们泡在水里,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老师笑着告诉我,这是一项挑战,比如脱水技术问题涉及化学、材料等领域,文物修复问题涉及考古、历史、工艺、艺术等领域,完成这项挑战,需要多个学科来协同研究。就这样,我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了,开始静下心来学习知识和技术。

      开始搞研究的时候很艰苦。受制于经费,我进博物馆建设的第一个实验室几乎就是个“空壳子”,很多仪器设备、常用试剂等都来自我大学老师的赞助。后来,馆里挤出经费用来购买化学试剂,我便常常自己拖着板车到离单位约20里远的仓库提货。

      为了解决难题,我联合一些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组建了一支专业团队,团队成员各司其职。比如,解决出土竹木简牍方面的问题,我们联合武汉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团队共同研究。在解决饱水漆器病害问题上,有湖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林科院等单位参与。在解决漆器修复问题时,不仅有专攻各个时期漆器的专家参与指导,还有具备美术功底的专业人员来实施修复工作。历时十多年,我们终于研发出能够解决高饱水病害的工艺。

      目前,用这项技术处理的文物占全国已经保护处理此类文物总量的70%。同时,我们针对出土的早期丝织品保护的难题,创新性地提出了生物化学技术应用于糟朽丝织品保护的新思路,并开展了初步探索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退休之后,我依然奋战在文物修复一线,希望让更多人看到这些文物的真容。

      【青春之声】

      荆州文物保护中心吴顺清文物修复与保护团队成员赵阳:2022年8月,贵州坟坝顶考古现场发现了木漆器,当地联系我们寻求帮助。我带着几名同事奔赴考古现场,利用中心研发的木漆器现场加固和提取技术,成功对出土文物进行了发掘和保护。能在关键时刻挽救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觉得既兴奋又骄傲。作为一名年轻的文物工作者,我将学习老一辈专家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精神,将前沿的科学技术应用于文物保护事业,推动我国文物保护技术向前发展。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任欢、张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