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1月15日 星期一

    【光明论坛】以知识产权为抓手 系统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作者:刘雅琦 张丽 《光明日报》( 2024年01月15日 02版)

      【光明论坛】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2023年知识产权相关数据,引发全社会广泛关注。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作为国家创新发展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核心要素,知识产权的作用更加凸显,其规模、结构、质量直接关系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目标的实现。知识产权是技术自主可控的基础支撑,对产业链在关键技术、产品、装备方面的自给自足能力具有重要影响,也是国家科技能力的直接表征和国际科技治理话语权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我国持续强化知识产权顶层设计、推进知识产权机构改革、完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在提升知识产权质效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与此同时,面向科技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知识产权仍存在高价值成果不多、转化应用不足、服务不够完善等问题,亟须进一步强化系统观念,围绕科技研发、科技应用、科技治理和科技传播等维度,综合施策,以知识产权为抓手,系统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强化科技研发能力,不断提升知识产权的质量与价值。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共授权发明专利92.1万件,同比增长15.4%,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授权量则进一步收窄,专利授权更加强调成果的创造性,知识产权结构不断优化。面向未来,需要始终坚持知识产权的高质量导向和高价值导向,激励和引导科技工作者以原始创新为核心,持续释放创新创造活力,提升科研成果质量和专利有用性。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抢占科技制高点、创造高质量知识产权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对高质量知识产权创造的科技基础支撑功能;强化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以高价值知识产权创造为主线,结合产业需求,形成更多高水平专利成果的创造和产出。

      强化科技应用能力,持续加速知识产权的转化与运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2年世界知识产权报告》显示,1895年以来,机械运载、生物医药、信息通信、数字技术分别成为不同历史时期专利申请量增长最快的领域,其技术创新趋势也引领了产业发展方向。当前,数字、生命、能源、材料等多个维度正在酝酿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突破,应聚焦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态势以及国际产业竞争方向,持续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双链融通,推动以创新成果产业化为目标的知识产权转化与运用,盘活高校、科研院所知识产权存量,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并为产业的创新资源布局和产业方向选择提供决策参考,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强化科技治理能力,逐步改善知识产权的管理与服务。优化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完善知识产权服务链条,需要发挥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治理的作用。政府层面,应着力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健全知识产权资产评估定价、风险分担、混合质押等管理机制,推动完善多元化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水平。市场层面,应突出价值导向,加快建设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保障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打通从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到专利资产的全链条知识产权服务体系。社会层面,应厚植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公平竞争的知识产权文化,完善以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知识产权创新评价生态,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文化氛围。

      强化科技传播能力,大力推进知识产权的合作与交流。以开放创新的确定性应对百年变局的不确定性,积极强化技术专利的要素融通,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技术交易平台,培养熟悉国际规则、了解技术发展的高素质国际技术交易人才队伍;持续拓宽标准化国际合作网络,培育建设国际标准组织,推动国内标准和国际标准相互兼容和互认,推动高水平技术专利沉淀、固化为国际技术标准,将专利产出优势有机转化为科技竞争优势;充分利用创新链上下游之间的科技合作需求,巩固、深化、拓展与国际一流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的伙伴关系;加强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知识产权全球治理合作,推动构建开放包容、平衡普惠的知识产权国际规则。

      面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宏伟蓝图,必须以知识产权为抓手,全面系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构建科技创新要素自由流动、战略科技力量有序协同、社会创新氛围日益浓厚的创新格局,以更快步伐、更高效率、更佳效果推进科技强国建设。

      (作者:刘雅琦、张丽,分别系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评估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评估研究所研究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