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1月09日 星期二

    城市更新要留住“乡愁”

    讲述人:青岛市市南区历史街区建设运营中心规划建设部部长 段立军

    作者:本报记者 刘艳杰 《光明日报》( 2024年01月09日 05版)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一线讲述】

      老青岛人习惯上把青岛市中山路一带的历史城区称为“街里”。如今,这片老城更新改造后有了一个新名字——上街里。

      激情澎湃的乐队演出,富有创意的灯光秀,热烈欢腾的新年氛围……2023年12月31日,“上街里”有18万人次前来打卡,为历年之最。这一天,我走在人流中,感受着老城的烟火气,真是心潮澎湃。

      三年前,我有幸参与青岛历史城区更新改造工作。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极其重要,这对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和传统风貌、提升城市品质意义重大。

      为推动历史城区文化传承与保护,区里启动了青岛最大的里院建筑群——潍县路19号改造更新项目。项目启动之前,我们组建了专业施工团队、专家顾问团队,聘请了专业公司进行结构检测。遵循“尊重历史、延续历史、传递历史”的原则,力争将青岛独特的传统建筑里院“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

      每面老墙的“修缮之路”,都要经过十几道工序,是绝对的“精细活儿”:雕刻师在外立面上做仿古雕刻,层层打磨,加上水泥固化的时间,一个部位可能需要三四天。经过如此精雕细琢,潍县路19号最终顺利改造完成。

      就这样,通过更新修缮一批批老建筑,城市的历史文脉被打通、唤醒。但如何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双重作用,将新业态新经济引入历史城区,让其产业业态具备“绝对的吸引力”,又成为我们面临的新问题。

      2023年1月,青岛三江里里院文化主题休闲商业街区开街。三江里开街前,我们多方走访论证,根据片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招商计划,在保留原始底色的基础上,引进摄影、烘焙、小吃、书房等业态,让这里既保留历史风貌,又增加“新经济”发展空间。

      以三江里街区“失物招领”照相馆为例,在招商之初,我们就与照相馆主理人左象反复对接洽谈;本着长远发展的原则,对店铺定位进行了研究和琢磨,最后确定通过提供复古摄影、湿板摄影等,彰显其特色。

      事实证明,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在刚刚结束的元旦假期,三江里街区的“失物招领”照相馆“人气爆棚”,前来拍照的年轻人把10余平方米的空间挤得满满当当。

      这几年,我们的招商团队引进了一大批时尚消费、文化创意等新型业态,还陆续推出了“新春逛街里节”“逛春天旅游艺术季”“上街里啤酒节”等节庆活动,老城区的流量和人气逐步攀升。

      如今的“上街里”,年轻人可以发现自己喜欢的时尚潮流,老青岛人同样也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乡愁”。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我想,这正是城市更新的意义所在。

      (本报记者刘艳杰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