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暖心故事⑰】
傍晚,四川成都高新区桂溪街道三瓦窑社区的益民菜市里客流正旺。
小学生谢涵杰背着书包,穿过人流,向一个菜摊打着招呼:“妈,我放学啦!”
摊主黄蓉正忙着给客人称菜,头都没回便应道:“好!赶紧写作业去吧!”
小杰转身,蹦蹦跳跳向不远处灯光最明亮的一角奔去——那是一个书屋!
真是一方闹中取静的所在:20多平方米,一个大书架、3张桌子和10把椅子,除了满架的图书,还有手机充电器、饮水机、雨伞、应急药箱……
忙碌之余,黄蓉偶尔向儿子那边张望一下。
“娃儿在那,我放心!”忙过高峰,黄蓉和记者聊起了菜市场里的书屋。她朝菜摊旁的矮柜一指:“喏,以前,娃儿就趴在这上面写作业,不仅灯光暗、环境吵,就这七扭八歪的坐姿,还不弄个‘水蛇腰’!”
“揪心的事还不止这些,娃儿们写完作业,就在菜市场里疯跑。这么多人来来往往的,撞坏了啷个弄?每天都提着心呐……”
前一阵,成都市相关部门到菜市场调研,黄蓉和其他摊主一块儿,把心里话一股脑儿道了出来:“可不可以在菜市场建个小书屋?”
成都市文明办创建处的同志们认为,这是个好主意。
可寸土寸金的菜市场,地方哪儿去找?
“菜市场里不是有个便民驿站吗?那地方就很不错嘛,改造一下就可以。”有摊主出主意。
“对对对,但灯要调亮些。看书写作业,光线很重要!”
“还要有合适的桌椅,娃娃不能把背写驼了。”
“我们可以捐点书,孩子写完作业可以看看书,买菜的顾客累了也能歇歇脚。”
“便民功能还是要保留,充电器、饮水机、雨伞这些东西,随时都用得上,不能丢。”
…………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提出了很多操作性很强的意见。
创建处同志们从善如流。2023年国庆节期间,成都首批30个菜市书屋建成开放了。
(本报记者 周洪双 李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