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12月22日 星期五

    河北工业大学:立足办学特色 探索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格局

    作者:韩旭 《光明日报》( 2023年12月22日 08版)

      河北工业大学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目标牵引,以“工学并举”办学特色和“勤慎公忠”校训精神的新时代内涵持续赋能“大思政课”建设,整合思政大资源、凝聚树人大师资、培塑育人大格局。

    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创新主渠道教学

      学校将西柏坡纪念馆、中共一大纪念馆等红色资源引入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室,建立课堂育人质量监控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学生服务管理系统等数据共享平台,依托实时大数据分析,构建大学生显示性偏好项目库,创新课程化运行育人模式。建成“1+6+X”数字化实践双螺旋“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平台,统筹本科6门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实现“选题—中期—验收—评价—展示”数字化全过程管理。启动国际班思政课双语教学改革试点,通过英文、法文、日文讲思政课大赛等环节,培养“中国道路”的国际传播“青年使者”。

    立足办学特色 善用社会大课堂

      学校坚持“立校与报国、办学与兴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彰显“工学并举”办学特色,积极开发实践教学课程资源,构建“科教融合、竞赛实践融通、产教联通”的三螺旋人才培养体系,“教学科研”“竞赛实践”“产业服务”三主轴互促互补、正逆循环、协同联动,推动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深度融合。与京津冀多地红色文化场馆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将思政课堂搬到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第一线”。每年指导100余支学生假期实践队深入基层街道、社区、中小学开展实践调研和理论宣讲,打通理论深入基层的“最后一公里”,10余支团队获评全国重点社会实践队,调研成果获评“挑战杯”省级特等奖、团中央优秀调研报告等。

    坚持问题导向 开发思政大资源

      学校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开发平台、技术转化基地等校内外科技基础设施和科研实践空间的人才培养功能,建设一批“四位一体”的综合实践基地,建设校企共建课程,推动社会优质资源向育人资源转化。学校与华为共同开发的“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课程,与依元素公司共同建设“EDA技术设计”课程,与长城汽车、厦门航空等100余家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打造校企协同育人共同体,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和深度融合。学校坚持文化育人,高标准建设校史博物馆,全方位展现学校办学理念和我国近现代工业的发展历程,面向广大师生和社会公众宣传校史文化,累计宣讲时长超1.5万小时,受众近30万人次。

    构建大师资体系 拓展工作大格局

      学校全力打造信仰坚定、理论扎实、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近5年来,学校引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层次人才15人,通过单列思政教师职称评审,为人才引育提供政策倾斜,多名扎根一线的思政课教师获得“元光学者”教学特聘岗支持。以教学案例库建设为抓手检验思政课教师实践研修成效,鼓励广大思政课教师在实践中汲取“红色能量”、在研修中丰富“教学案例”。把党支部建在思政课教研室,实现支部书记“双带头人”覆盖率100%。把师德师风放在教师评价首位,建构“学生评价—督导评价—校外专家评价—实践工作评价”的多维评价体系,激活思政教师队伍的创新创造热情。依托河北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集体备课中心(河北工业大学—雄安新区),打造基于问题导向的“专题式、研究型、实践性”集体备课模式,形成一整套具有示范性和推广性的集体备课机制。加强学生日常思政教育,书记、校长带头讲授“思政大课”,邀请全国劳模、各领域杰出人才走进“思政大课”,打造“3·19学生节”“国际文化节”“外语文化节”等日常思政精品项目。

      (作者:韩旭)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