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讲述】
红薯、辣椒、黄豆、花生、玉米、柿子、枣子……放在又大又圆的竹匾里,五颜六色。在我们篁岭村,这样独特的晒秋景观是村里的特色民俗,早在2014年就成功入选“最美中国符号”。
晒秋,原本是由于村庄平地极少,村民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的农俗现象。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这一习俗在全国不少地方已经淡化。可在我们篁岭,这种自然条件的局限性激发了旅游业的创造力,造就了一幅绝无仅有的“晒秋人家”风情画。
2009年,政府开始对篁岭进行旅游开发,“新村换古村、新房换古宅”“腾笼换鸟”“产权置换”……经过六年改造,篁岭被打造成一个集食、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旅游度假景区。
晒秋源于村民生活所需,是农业生产活动中的重要一环。为了充分体现晒秋的原真性,在复原的过程中,公司租赁了数千亩梯田,聘请当地村民进行农作生产,包括农产品的种收、洗晒、包装和售卖。
依托当地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我们不断挖掘乡俗、乡景、乡味、乡宿的内涵,还原具有烟火气和人情味的乡村生活,吸引更多人在篁岭的乡宿、山野、田园中体验乡村慢生活,让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乡愁印记。
以前,村民参与不足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通过原住民返迁和就业的方式,保障大多数村民的参与权,不仅解决了村庄的发展问题,让村民享受到旅游红利,还激活了村庄的活态文化,延续了古村的自然生命,守住了篁岭村民的乡土情怀。
现在,我们在严格保护古村落环境的前提下,努力进行旅游转型升级,打造出四季旅游产品,实现了从单一观光型向业态更加丰富的复合型转变。
大家来瞧瞧这些滚烫的数字,村民人均年收入从旅游开发前的3500元提升到56000元,户年均收入从1.5万元提升到18万元以上。接下来,我们会用更多创意礼敬传统文化,提升产品和服务品质,让“最佳旅游乡村”这块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陆健、胡晓军、李玉兰、王洋、王冰雅、宋喜群、张哲浩、李洁、方莉、尚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