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走进乡村看振兴】
从杭州市区出发,驱车40分钟可抵达萧山区临浦镇横一村。整洁的村庄规划有序,静谧的乡野景色别致:养鸭池边建起了咖啡馆;“数字乡村大脑”屏幕上实时更新各类数据;半山腰的柿林中红柿如笼、游人如织……
一大早,横一村党委委员倪国栋就来到“如意柿界”,帮村民们张罗“开市”事宜。倪国栋是土生土长的横一村梅里自然村人,在梅里,家家户户种柿子树。“以前到了收获季,村民们凌晨就得挑着一两百斤重的柿子去杭州城里售卖,赚的都是辛苦钱。”倪国栋回忆。
几十年前的横一村有什么?人们还记得:那时村里连一条宽阔平整的路都没有,只有黄色的泥巴路、灰色的砖房和杂乱的农田。2018年,横一村被列入萧山区第一批美丽乡村提升村建设名单,并立下了美丽乡村建设“军令状”。
横一村有什么优势?要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样建设乡村?让农民过上什么样的生活?这些问题成为横一村面临的必答题。当时,横一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只有三四十万元,怎么办?对此,横一村从“一只柿子”上找到突破口,从传承600余年的方顶柿品牌文化入手,打出“柿子”“稻子”“院子”三大美丽经济金名片。
“柿子是横一村的特色产业。”横一村党委书记傅临产指着一片有1500多棵古柿树的柿林告诉记者,如今,柿林是当地不少村民的收入来源。村民们将古柿林的柿子树交给村集体集中经营管理,年底可以拿到分红。此外,每年村里举办的柿子节为乡村引流,家家户户自产自销的农产品也搭上“顺风车”,有了好销路。
2018年起,横一村连续举办了五届柿子节,带动了柿子销售,带火了周边的民宿和农家乐。为进一步做强“柿子经济”,当地打造了寓意“柿柿”如意的“如意山房”,成为萧山区首家集餐饮、民宿、接待服务等多个配套服务于一体的乡村综合体。
随着更多时尚元素注入,横一村散发出更大的吸引力。游客走进古柿林间拍照,在“如意柿界”“海柿山盟”“一柿粮缘”打卡,萧山本土乐队“青柿子”走上了村里“乡村音乐嘉年华”的舞台。傅临产自豪地对记者说:“从过去的卖柿子、卖粮食、卖产品到卖风景、卖体验、卖产业,乡村提升了附加值,美丽蝶变由此开始。”
要想一年四季都端稳农文旅的金饭碗,光靠一只秋天的柿子还不够。2021年,临浦镇以建设未来乡村为契机,以“规划先行”驱动后发优势,打造“产业植入+乡村特色”的品牌综合体,统筹考虑品牌定位、形象、标识等,在横一村打造了“未来大地”共富品牌,品牌、规划、运营、数字、生态“五位一体”统筹推进,高标准建设“绿色+农文旅”特色的未来乡村。
千亩稻田中,两只水上充气道具“大黄鸭”特别显眼。稻田旁的“鸭棚咖啡”更是网红打卡点。“这里原来是个养鸭棚,臭气熏天。”傅临产说,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村里将此地进行创意改造,游客可以在这里喝着咖啡欣赏美景,孩子们还可以与小鸭子互动。
“我们请了专业团队以‘Hi稻星球’为IP,打造可参观、可研学、可体验、可休闲的多功能郊野公园。”傅临产说。如今,千亩稻田成为高标准水稻田,晚稻亩产1400斤。大片稻田旁,鸭棚咖啡、如意跑道等拓宽乡村生产生活的边界,实现从“卖粮食”到“卖体验”的转变。
在共富品牌推动下,横一村农文旅相促相生、融合发展,实现乡村“山水林田村”的价值再造。横一村“未来大地”自2021年国庆假期试营业以来吸引游客超80万人次,实现“资源变资产、投入即产出”。
尝到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甜头,横一村紧接着做起“院子”的大文章,开展“降围透绿”,完成200余户农户庭院整治提升。庭院透出来,环境优美、空间多元的农家小院“变身”为农文旅融合的乡创载体,实现“一户一处景、一路一幅画”的大美格局。“高颜值”村貌吸引了游人,也提振着村民的精气神。
村民俞建康在杭州工作了四十多年,看到家乡发展的势头,回到村里把自家的房子和院子整修成欧式风格,开起了村里首个民宿“梅里云居”。“中餐、西餐,泳池、花园,棋牌室、影音室,城里有的我们都有。”俞建康对民宿的发展信心满满,“来这儿住的游客都称赞这里环境好、生态好、人文好。”
依托美丽经济,横一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8年的30余万元增长到2022年的511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5万元。“乡村让人们更向往”的美好愿景,在这片土地上正成为现实。
在横一村的示范下,临浦镇以横一村为首发地,联动横二村、浦南村,打造抱团发展的“乡村共富带”,辐射带动周边村庄共同发展。“横一村打造‘未来大地’共富品牌推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带动百姓创业就业致富,打造了惠民均享公共服务圈、拓展了村企合作增收模式,实现从一人到多人、从一户到多户、从一个村到多个村共富共荣。”萧山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楼洁莹说。
(本报记者 陆 健 本报通讯员 李 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