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12月03日 星期日

    【中国好手艺92】辑里湖丝

    讲述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蚕丝织造技艺(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顾明琪

    作者:本报见习记者 刘习 本报记者 陆健 《光明日报》( 2023年12月03日 01版)

      【中国好手艺92】

      丝绸,是享誉世界的一张中国名片。在素有“丝绸之府”美誉的浙江湖州,最有名的当数“辑里湖丝”,因产于南浔镇辑里村而得名。清朝《蚕桑乐府》有载,“蚕事吾湖独盛,一郡之中,尤以南浔为甲”。

      辑里湖丝制作工艺繁复,首先是煮茧,蚕宝宝经过一个月的饲养,待吐丝作茧5日,便可煮茧备料;之后是取丝,拣起七八个蚕茧,小心地拉起丝头,手力要轻,不能断丝;再之后是卷绕,将手中丝头引上丝根,脚踩缫丝车踏板,将蚕丝卷绕在车轴上。这要与时间“赛跑”,必须在一周内赶制完成,否则蚕蛹“破茧而出”,就前功尽弃了。

      辑里湖丝因“细、圆、匀、坚、白、净、柔、韧”的特点而闻名。判断缫丝手艺如何,看外观,抽出的蚕丝洁白如雪,且粗细均匀;观长度,一个蚕茧可缫丝1400米左右;试韧性,7个茧子制成的一根标准丝能串起8枚铜钱,比一般蚕丝要多2个铜钿。品质优良的辑里湖丝,不仅能制作古琴琴弦、手工刺绣,还能修复古代绢本文物。

      如今缫丝工艺已逐渐被机器取代。为了传承好这门老手艺,2014年,我开始编纂《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收集了大量图片和历史资料,将多年的制丝心得也收录其中。

      (本报见习记者刘习、本报记者陆健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