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11月14日 星期二

    深度挖掘潜在资源 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张应良 《光明日报》( 2023年11月14日 07版)

      【专家学思】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其中,科技创新是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突破农业发展瓶颈,切实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加快科技创新,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提升粮食安全水平的内在要求、发展之需,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各类可利用盐碱地资源约5亿多亩,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东北、黄河中游、滨海和华北五大区域。长期以来,这些广袤的土地,由于土壤板结、碱化度高、有机质匮乏,作物难以生长,只能撂荒。唤醒这一“沉睡”的后备耕地资源,将显著实现耕地资源扩容、提质、增效。

      近年来,各地将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作为耕地保护改良、增加可耕地面积的关键一环,瞄准耐盐碱作物发掘利用、盐碱地改造提升和生态化利用,全方位挖掘盐碱地农业生产潜力,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也总结出了许多经验。

      以近来备受关注的“陆养海鲜”为例。科研团队通过选育耐低盐苗种、科学调节盐碱水pH值,逐步攻克了海鲜在盐碱地“能不能存活”“能不能养殖”“能不能出效益”“能不能标准化生产”等一系列难题,探寻出了对虾、青蟹等多种海鲜的盐碱水养殖模式。经过几年的拓展,新疆、内蒙古、宁夏等内陆地区均建成海鲜养殖基地。如今,“陆养海鲜”获得市场热捧,甚至已出口至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新势力。“陆养海鲜”的上市,不仅为海鲜市场增添了巨大活力,同时也为食品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陆养海鲜”为代表的盐碱地农业新模式,是挖掘农业潜在资源的一个典型案例,也给农业高质量发展带来很多思考和启发:要以“大食物观”为指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瞄准市场需求变化,依靠科技创新,挖掘潜在农业产能,培育农业新业态,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

      要坚持科学思维,以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准绳。理性认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坚持底线思维和科学论证,严守生态红线,科学规划生态空间、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的布局和占比。坚持绿色科技创新,将“环境友好”列为农业科技进步的核心目标,以绿色可持续发展替代经济效益优先、生产效率优先的传统思维,以培育绿色农业新业态作为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的抓手,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要明确需求导向,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基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改变狭义的农业产业化思维,培育“大食物观”视域下的农业新业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品质、多样化农产品消费需求,平衡好数量保障、质量提升、结构优化之间的关系。对内,优化农产品生产布局和供给结构,提升农产品供给的可达性、适配性,持续降低流通损耗和交易费用,通过“优质优价”同步增加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共创“双赢”。对外,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将依托特色资源培育特色产品、特色产业的差异化优势,不断转化为国际市场竞争优势。

      要注重科技引领,以新质生产力助推现代农业发展,以学科交叉和跨领域协同创新破解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将农业产业发展置于产业变革的历史背景中,将农业科技发展置于科技革命的宏观环境中考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引导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引导生物科技、材料科技、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农业发展相结合,为现代农业发展持续赋能,创新食物生产方式,拓展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新业态培育的广度和深度。

      要挖掘潜在产能,以持续提升粮食安全保障水平为基础。“大食物观”视域下的粮食安全保障更加贴近市场消费需求变化,从单一地守好“米袋子”拓展至持续丰富“菜篮子”“油瓶子”“果盘子”,需要更为充裕的农业产能与之匹配。借力农业新业态的培育,以市场机制撬动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夯实农业产能挖潜的基础。聚焦闲置资源、低效资源、潜在资源的拓展开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扩充农业资源存量,有效转化农业产能,多渠道、多维度、多层次持续提升粮食安全保障水平。

      (作者:张应良,系西南大学农村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西南大学商贸学院院长、教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