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笔谈】
盐碱地是我国耕地扩容、提质、增效的重要战略后备资源,是我国粮食增产的“潜在粮仓”,保护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充分挖掘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既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创新盐碱地生态化利用模式;也要树立大食物观,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还要拓展国际视野,加强盐碱地治理开发国际合作。
创新盐碱地生态化利用模式
盐碱地泛指土壤中可溶性盐类含量过高,具有不良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致使大多数植物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毒害和抑制,甚至不能生长成活的土地。落实藏粮于地战略,需要充分治理改良、开发利用盐碱地。一方面,要全面摸清盐碱地资源状况,开展信息普查。我国的盐碱地分布在平原、高原和滨海湿地等不同地理区,这就需要深入腹地开展调查研究,摸清盐碱地资源的数量、质量、类型特征、空间分布和所有权归属等基本信息;另一方面,要在盐碱地资源普查的基础上,研究编制盐碱地综合利用总体规划和专项实施方案,分区分类开展盐碱耕地改良治理。例如,针对五大盐碱地类型的不同特征,继续优化上覆下改阻盐控盐、暗管排水脱盐控盐、耕作破土壤黏闭降盐等盐碱土高效利用技术模式,积极推广各地开展盐碱地改造的有效做法、技术和经验。
盐碱地是一种生态系统,只是由于缺乏相应的修复规划和应用路径,其生态价值长期没有得到有效挖掘。因此,要坚持系统观念,遵循盐碱地水盐运动自然规律,统筹生态系统内各类要素,采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等生态化手段,使盐碱地的治理改良具有韧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同时,在盐碱地开发利用中,还要因地制宜采用间作、套作或轮作等方式,注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升,强化盐碱地耕地的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和利用。
在盐碱地探索形成大农业格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我国的大面积盐碱地并不都具有农业利用前景,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在广阔的盐碱地空间里,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向森林、草原、江河湖海要食物,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探索形成多种食物来源开发路径和大农业格局。
为此,一要加强耐盐碱种源选育、种植和推广。种子是粮食生产的“芯片”,落实藏粮于技战略,应在可以进行农业生产的盐碱地区域,依靠科技赋能,转变育种观念,由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加强优质种质资源培育的基础性研究和新品种开发,开展旱碱小麦、耐盐大豆、耐盐碱油菜等农作物的大规模种植和良种推广。
二要根据盐碱地特征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从耕地资源向自然资源拓展,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例如,在不适宜进行传统农业种植的盐碱地区域,可以发展日光温室、植物工厂和集约化畜禽养殖等设施农业,拓宽农业生产空间领域。如果拥有良好的风、光条件,还可以考虑开发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
三要拓展延伸盐碱地产品的产业链和价值链。深入挖掘盐碱地特色生态产品的功能性产物,积极发展精深加工,扩大盐碱地优质农产品规模化种植和生产,加快培育盐碱地特色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溢价值,协调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的现代化技术水平与农民收益水平。
加强盐碱地治理开发国际合作
土壤盐碱化导致耕地面积减少、质量降低,农业生产力下降,严重影响粮食有效供给。当前,全球盐碱地面积呈增加趋势,成为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盐碱地的治理开发更是世界性难题。
为此,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利用改革开放40多年来创造的科学技术、工程装备、物质基础等有利条件,紧跟时代、放眼世界,继续努力在耐盐碱品种选育、土壤修复技术、生态治理等关键核心技术和重要创新领域取得突破;再破全球盐碱地治理和开发利用新难题,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先进技术和经验;另一方面,要广泛学习和借鉴相关国家在植物耐盐碱性研究培育、建立盐生以及耐盐生植物种质资源库、利用高聚物土壤改良剂改良盐碱地、利用水利工程进行排水减盐、装备现代化和成套化等方面的一系列先进改良技术和做法。例如,荷兰、以色列、美国等对土壤进行控盐降盐综合治理的技术,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选育适应重度盐碱条件植物新品种的技术,澳大利亚和埃及等对盐碱地微生物进行分析,并利用微生物资源进行土壤品质改造等。
此外,还要积极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具体包括:通过共建联合实验室,加强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交流互鉴;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推动跨区域的动态资源监测协作;联合开展技术研发推广等。在这方面,可以借鉴菌草推广种植的成功经验,向相关国家派出技术人员予以支持指导,并以西部地区的盐碱地治理为桥梁,适时率先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立盐碱地联合治理开发科技示范区,对接国内需求和国际需求,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提升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水平。
(作者:宋昌素,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