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讲述】
参加工作以来,我教过初中、高中语文,深感当下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着缺乏情景领悟、整体感悟等不足之处。来到昌乐特师附属小学任职后,我便开始探索将古诗词融入教育实践。老师们也很积极,语文、音乐、法治学科共同开创了“古诗吟唱”项目,涵盖《诗经》、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等无数名篇以及师生们自己创作的作品,汇编成为学校古诗吟唱“素材库”。
我们还探索出古诗词“诵、思、唱、赏、展、悟”三环六步学习法。“诵、思”诗词韵律和内涵,“唱、赏”诗词意境和作者情怀,“展、悟”时代精神和核心价值。孩子们在《示儿》的韵律中体会陆游的家国情怀,在《明日歌》的优美旋律中懂得珍惜时间,在《游子吟》中体会母爱情深,在《锄禾》中读懂劳动的艰辛和粮食的来之不易……
通过多学科联合教研,我们找准学科思政育人点,让孩子们更好地领会古诗词背后的价值传承。现在,孩子们更加积极地参加各类活动,成立公益社团,通过志愿服务、“微宣讲”等方式,带动小家庭,改变大社会,不断汲取并释放温暖人、鼓舞人的文化力量。
“古诗吟唱”项目的教学实践,深受广大学生和家长喜爱,这也坚定了我把中华诗歌文化传承下去的信心和决心。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陆健、李洁、李宏、张国圣、周洪双、龙军、禹爱华、赵嘉伟、赵秋丽、冯帆、王斯敏 本报通讯员 王鹏、孙欢欢、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