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4月10日 星期一

    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

    讲述人:江苏省海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品建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 姜小亮

    作者: 《光明日报》( 2023年04月10日 07版)

      【一线讲述】 

      仲春四月,麦苗青青,如同碧绿色的毛毯,平整地铺在村里2000多亩高标准农田上。作为开发区洋蛮河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的一部分,我们村紧抓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机遇期,摘掉了无产业、无特色、无优势“三无”村帽子,着力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

      2020年10月1日,我们村被选中先行先试。一边是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机遇,一边是历史遗留问题阻碍发展。面对村民的不理解、不认可、不支持,我们决定以党建为抓手,创新开展“初心号”红色列车活动,村党员干部等担任“车厢长”,把身子沉下去,把意见带上来,经过三个月的努力,做通了部分村民的工作,收回了300亩集体土地。

      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先流转后建设、先平整后配套”,探索“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方式,村营收入从2018年的49.3万元,跃升到现在的174.29万元。

      今天的良田就是明天的饭碗。市里坚持高标准、智能化、节能型的建设方向,在区域内建设了农业产业服务联盟、耕地质量监测站、PE灌溉系统、生态排水系统、智能一体化泵站等,其产业核心区就在我们品建村。现在,农田两侧路边都安装了生态杀虫灯,田间安装了精准灌溉智能化阀门和管道,还修建了可容纳尾水的回收池。

      以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为金钥匙,我们村打开了乡村振兴发展的新天地。这几年,我们不断探索,建设了农民实训基地、农产品展示中心、农产品电商直播间等,今年还投入建设180吨烘干、仓储产业,服务区域内6500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预计每年增加30万元集体收入。

      新的一年,我们会撸起袖子加油干,夯实粮食生产“耕”基,在共同富裕路上继续前进。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龙军、禹爱华、赵嘉伟、王建宏、张文攀、高建进、苏雁、李晓东、周洪双、王斯敏 本报通讯员 汤革新、杨云杰、邱春静、顾爱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