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3月28日 星期二

    【奋斗者 正青春·一线故事】黄康华:突破“不可能”,创造更精彩

    作者:本报记者 周仕兴 王瑾雯 《光明日报》( 2023年03月28日 01版)

        黄康华在接受采访。光明图片

        扫码微视频 看一线故事

      【奋斗者 正青春·一线故事】 

      前不久,在工程机械行业盛会——德国宝马展上,来自中国广西美斯达集团有限公司的移动破碎筛分设备一亮相,就受到行业的关注。然而在8年前,该公司董事长、80后青年黄康华作为参展观众,万里奔赴学习取经时,却被工作人员制止并“赶”出展位。

      彼时的广西美斯达集团,业务刚刚起步,厂房狭小,几近寒酸。如今,美斯达已拥有十几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成为移动破碎筛分设备行业知名企业——这一转变的背后,是黄康华和一群年轻人从机械制造“门外汉”到行业“领头雁”的蝶变。

      “偶然中蕴藏着必然。”黄康华告诉记者,他本科学的是中文,其间去机械企业实习,到各地矿山考察,让他对机械制造产生了浓厚兴趣,毕业旋即“转行”。“机械制造领域天宽地阔,我们要闯出一片天地!”2009年,黄康华与4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凑了14万元,在南宁创立广西美斯达有限公司,从事矿山机械制造。

      “5个创始人,只有一个学过机械制造,也没多少经验。”黄康华记忆犹新,“起步资金交完厂房租金,就所剩无几了。”当时没钱买原材料和配件,他瞒着妻子把车抵押了出去。

      创业起步维艰,突破点在哪里?

      2010年,黄康华与合伙人报名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期许一展身手。大会开幕前,5个机械“小白”好不容易制造出一台“又笨又丑”的机械设备。最终以15万元卖出,赔了5万元。

      “赔本赚吆喝”,奋斗更起劲。几个年轻人一头扎进去,摸索两三年,终于做出一套像样的矿山机械设备。

      设备有了,销售咋办?苦心人,天不负。一番努力,终于有客户被他们的真诚与执着所打动。有了订单,就有了动力。此后几年间,公司的营业额节节攀升。

      随着国家大力提倡发展循环经济,黄康华将目光瞄准国内尚处空白的移动破碎筛分设备领域。

      移动破碎筛分技术,比矿山机械制造难很多,尤其是自动化控制方面的技术。为攻克技术难题,黄康华邀请专业人才加盟,但当别人看到他们“盲人摸象”般捣鼓高端机械设备时,无不摇摇头,走了。

      “反对的声音越强,我的想法越坚定!”黄康华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终于研发出第一台移动破碎机。但黄康华清楚,这台设备比起国外知名品牌,差距很大。于是,他们成立技术突破部门,专门攻克进口产品液压驱动系统“水土不服”,以及零部件技术壁垒、价格高昂、维护困难等问题,并在产品设计、实际操作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

      经过不懈努力,他们终于研发出适合国内市场的产品。“有别于国际上同类产品主流的液压驱动模式,我们的产品从一开始就创新使用了电力驱动的主机工作模式。这是全球范围内率先将电力驱动应用在移动破碎设备上的案例。”黄康华说,也正是这一创新研发,使得移动破碎筛分设备的研制壁垒得以突破,打破了欧美的技术垄断。

      黄康华团队用不断更新迭代的产品,有力证明了电力驱动更为经济和环保,并在长时间持续工作状态下,保障了设备功率恒定和作业稳定,实现了高产量、低能耗、少维护的性能指标,打通了多种应用场景的各类痛点。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认可。

      靠着技术创新和过硬的产品质量,广西美斯达集团连续5年成为移动破碎筛分设备市场销量冠军,年产值突破10亿元。

      (本报记者 周仕兴 王瑾雯)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