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
2013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向世界提出重大倡议,呼吁国际社会树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十周年之际,俄各界人士纷纷盛赞“中国智慧”。
建设人类共同家园的力量
俄共中央主席久加诺夫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指出,到目前为止,地球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珍爱和呵护地球是人类的唯一选择。为此,当代政治家对地球和人类的命运负有巨大责任,应将和平接力棒传给下一代,大力保护环境,为世界文明进步与繁荣作出全面贡献。
久加诺夫说,不幸的是,西方主要国家的领导人远未理解这一崇高使命。基于种族和民族偏见,他们仍然将地球视为殖民掠夺和利润的来源,视为帝国主义扩张的巨大“机会领域”。西方试图将其霸权强加给世界其他地区,准备用最致命的武器将世界带到战争的边缘。
久加诺夫回顾了习近平主席2013年3月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的演讲——“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他指出,面对前面所说的艰难局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在“真正拯救全世界”。
“德不孤,必有邻。”久加诺夫引述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话表示,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指出,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今天,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在赢得越来越多的支持者,正在成为建设地球这一人类共同家园的物质力量。
“中国立场”有利于政治解决俄乌冲突
俄乌冲突爆发后,中方与各方一直保持密切沟通,推动俄乌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提出“必须坚持对话谈判方向,必须共同推动局势缓和,必须切实缓解人道局势,必须全力遏制外溢影响”的正确主张。2月24日,中方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以下简称《中国立场》)文件,提出了标本兼治的危机解决方案,展现了始终立足是非曲直、恪守客观公正的中国立场,彰显了中国为应对全球性挑战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的责任担当。
同日,俄罗斯外交部在其网站上发表声明称,俄方高度赞赏中国为和平解决乌克兰冲突作出贡献的真诚愿望。该声明进一步指出,俄中秉承遵守联合国宪章及国际法原则,以及一国的安全不能以损害他国安全为代价的“安全不可分割原则”。
俄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洛马诺夫高度评价《中国立场》文件,认为中国一贯坚持尽量照顾各方利益关切的立场,展现出全面且平衡的高度。他说,中国呼吁要放弃冷战思维,这一点很重要。当然,美国、北约以冷战思维和立场来看待这个世界,对于很多道理,他们听不进去,也不愿意听。
洛马诺夫指出,乌克兰危机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暂时看不到成果也很正常,但是中方一再强调的“为对话谈判保留希望,无论有多大的困难和挑战,都不要关死政治解决的大门”非常重要。他说,《中国立场》文件的提出彰显“中国智慧”,标志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莫斯科国立大学亚非学院院长马斯洛夫预测,中国在解决包括乌克兰危机在内的世界冲突中的立场将更明确,态度也将更积极。
携手构建多极化世界
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重要大国,中俄关系的意义和影响远远超出双边范畴,树立了国际关系的新范式。
俄总统普京在致电祝贺习近平再次当选中国国家主席时强调,希望继续加强俄中合作,双方就地区和国际重大议题协调行动。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13日则表示,七国集团模式不能反映全球整体经济,因此俄更关注的是包括中国等在内的二十国集团以及金砖国家合作机制。
俄外长拉夫罗夫近日在接受俄罗斯“第一频道”采访时表示,俄中两国在国际舞台上协调配合,并主张“必须在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相关文件中体现安全不可分割原则”。
上海合作组织前副秘书长波塔片科认为,习近平主席访问俄罗斯,将有力促进两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密切合作,具有非凡重要意义。一方面,除联合国及其附属机构外,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都是俄中展现团结的平台。随着成员扩大、合作深化,上合组织所蕴藏的巨大机遇正在呈现,从维护欧亚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的地区性组织变成具有全球性影响力的力量。另一方面,美西方极力寻求离间上合组织、欧亚经济联盟、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和其他组织成员间关系。只有加强协调,才能挫败这些图谋。
3月15日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的俄共中央副主席诺维科夫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值得高度关注、深入研究并坚持不懈地加以落实”。他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每一项新的重要倡议都是对和平、责任意识、可持续与和谐发展的呼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切实建设公正世界秩序的关键,而全球文明倡议则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补充”。
“今日俄罗斯”国际媒体集团总裁基谢廖夫强调,俄罗斯人逐渐认识到,东方已经是力量的中心、人类的支点,“我们充满兴趣”。
(本报莫斯科3月19日电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韩显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