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讲述】
2008年从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专业毕业后,我一直扎根生产一线,为了圆一个朴素的梦想——成为最好的炼钢工。工作15年来,我带领团队创新了“留渣法”冶炼,参与了大废钢比条件下品种钢氮含量控制技术开发与应用等,曾获得模拟炼钢世界冠军、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面对不断变化的行业发展情况,我始终以“归零”的心态重新出发,争取攻克更多科研难关。
我们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在“钢铁向材料转变、制造向服务转变”上发力。去年,针对新工艺,我开发出“基于烟气分析的顶底停吹控制方法”,又将这种思路应用于传统转炉,开发出“基于底吹氧底喷粉转炉控制思路的传统转炉终点控制方法”。这两个新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金属收得率,为绿色制造作出了突出贡献。
转炉炼钢也叫龙头工序,每一个新钢种的冶炼,都离不开技术创新。眼下,我们正在集体攻关一项转炉炼钢新工艺,把用于新转炉的部分生产工艺思路用于老转炉,改善老转炉的碳氧积、终点氧含量等指标,在让钢水更纯净的同时,把生产成本降得更低。2月以来,我们厂再次刷新了多项成本指标。
为全力打造“绿色低碳、智能制造、高端材料”现代化钢铁基地,我期待更多技术人才苦练本领,用钢铁报国之志扛稳制造强国之责。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胡晓军、王洋、王建宏 张文攀、龙军、禹爱华、赵嘉伟、张国圣、李宏、耿建扩、陈元秋、王斯敏 本报通讯员 刘珅、李麒、周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