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3月03日 星期五

    打造幸福之城,成都真巴适

    作者:本报记者 周洪双 李晓东 《光明日报》( 2023年03月03日 10版)

      持续稳居“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连续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蝉联“外籍人士眼中最具吸引力城市”,新获评“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近来,四川成都接连捧回沉甸甸的荣誉,每一次都“刷爆”了成都人的社交网络。

      这些荣誉为何花落成都?生活在成都的人最有发言权。2022年,成都高质高效完成重点民生项目,第三方调查满意率达93.3%,同比提升两个百分点。作为常住人口突破2100万人的超大城市,成都如何破解治理难题,长期霸榜“幸福第一城”?

      以人民为中心,是成都的治理导向,也是成都的温情坚守。成都提出,将把更优美的环境、更高效的服务、更文明的城市作为增强人民幸福感的着力点,继续延展幸福成都的广度和深度。

    公园城市,更宜居

      “成都真巴适,能够兼顾宜居宜业。”来自湖北的曾夔用一口地道的成都话,畅谈对这座城市的热爱。曾辗转三个大城市工作而最后定居成都的他,是一家科技公司的高管。说起成都这些年的变化,曾夔最大的感受就是,身边的公园更多了,周围的环境更美了。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给人们带来触手可及的幸福感。成都始终把生态优先的理念融入城市高质量发展实践之中,一步步把公园城市的“蓝图”转化为真实存在的“绿景”。

      数据显示,成都已建成各类公园1514个,各级绿道6158公里,累计实施增绿项目1.1万个,新增绿地面积11500余公顷,森林覆盖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别提升至40.5%、44.3%。

      随处可见的公园绿道,深刻改变着成都人的生活习惯。沿着绿道骑行,去龙泉山看日出,在公园里露营、围炉煮茶等新场景,不断刷新着成都人的美好生活新体验。

      “公园城市建设,不仅要优化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还要破解城市的发展难题。”成都市公园城市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对城市的空间、风貌等进行合理规划,以青山绿道蓝网优化城市生态空间格局,以重大生态工程为牵引,做优做强中心城区、城市新区、郊区新城,塑造公园城市优美形态。

      今年,成都还将开工建设天府蓝网300公里,新建、提升改造各类公园108个,新建天府绿道800公里,打造“金角银边”200个、“口袋公园”20个。

    智慧蓉城,更便捷

      “在小区门口路边的停车位就可以充电,真是太方便了。”家住成都青羊区的李女士,通过鼓楼北四街路面停车场的“智慧多功能路灯”完成了新能源汽车充电后,赞不绝口。

      “我们以路灯灯杆作为载体,整合智慧环保、智慧通信、智慧停车、智慧充电等众多智慧城市功能,实现智慧化管理城市、便捷服务群众的目的。”成都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说,“智慧”赋能的路灯,可进行智慧城市物联感知数据、视频数据等数据流的采集与分析处理。

      大城之治,千头万绪。成都以“智慧蓉城”建设为牵引,全面深化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公共服务“一网通享”、社会诉求“一键回应”,投入运行智慧蓉城运行管理平台,提升超大城市敏捷治理、科学治理的水平,实现由“治理”到“智理”的转变。

      如今,成都实现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100%“最多跑一次”、90%以上“可全程网办”,线上服务平台“天府市民云”汇聚便民服务840项、服务市民6.6亿人次。12345热线平台受理社会诉求超2800万件,诉求解决率、群众满意率均达90%以上,成为亲民便民连心线、暖心线。

      在智慧蓉城建设框架下,成都以智慧防疫、智慧交通、智慧公安、应急管理等八大领域为重点,构建“8+N”应用场景体系。随着越来越多的“智慧+”服务出现在人们身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想,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切身体验。

    文明成都,更温暖

      “家门口就有高品质的阅读空间,每个月还有丰富的文化活动,大家都喜欢来。”阳光明媚的周末,成都温江区金马街道滨河公园旁的图南·留灯书屋内座无虚席。书屋负责人说,书屋投用后,受到附近群众热烈欢迎,很多人在这里读书读到很晚才回家。

      留灯书屋,顾名思义就是24小时营业的书屋,为市民提供了一个“慢阅读”的空间。目前,温江区已建成18个留灯书屋,平均藏书2000册,并不定期更新,所有书籍均可免费借阅。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也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近年来,成都将“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的根本理念贯穿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始终,先后出台成都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十条措施、成都市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行动方案,统筹布局,协同实施。

      “通过建立每周一巡查、半月一拉练、一月一调度、一季度一测评‘四个一’常态推进机制,推进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成都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推动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到位,真正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

      人以城为家,城以人为本。成都将创城与育人有机结合,通过常态化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系列评选活动,引领着越来越多的普通人积极践行善举。在“文明兴蓉”平台上,成都市注册志愿者突破345万人,每天800余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开展,让群众充分感受到幸福成都的文明之光。

      (本报记者 周洪双 李晓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