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2月04日 星期六

    陕西省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立法——

    为守护红色根脉注入法治力量

    作者:本报记者 李洁 张哲浩 《光明日报》( 2023年02月04日 05版)

        春节期间,游客在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七大会址参观打卡。陕西省文物局供图

        春节期间,游客在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中央大礼堂参观打卡。陕西省文物局供图

      【法眼观】 

      “你知道这五个铜像都是谁吗?他们分别是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大年初六,在陕西延安枣园革命旧址五大书记铜像前,从山东来陕西过年的尹先生正半蹲着给孩子讲解革命历史。

      春节期间,革命旧址、革命博物馆、革命纪念馆成为不少人的出游首选。“春节以来,每天大约有5000人到枣园革命旧址参观,最多时达到8000余人次,迎来了近年客流量的一个小高峰。”枣园革命旧址主任党婕睿兴奋地介绍。

      陕西是中国革命摇篮和延安精神发祥地,境内遗存的大量革命文物不仅类型齐全、数量众多、序列完整,而且具有较高等级和丰富内涵,是中国共产党光辉历史的重要见证和红色基因的传承载体。

      “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陕西作为革命文物大省,坚持立法先行,高度重视在法治轨道上做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2022年12月1日,陕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陕西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条例》,于2023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条例与《陕西省延安革命旧址保护条例》《铜川市陕甘边根据地照金革命旧址保护条例》共同构建起具有陕西特色的革命文物保护法规体系。

    探路革命文物立法保护

      2001年,《延安革命遗址保护条例》公布实施,这是全国范围内第一部对革命文物的专门立法。条例实施以来,延安市革命旧址保存状况明显改善,政府保护革命文物责任意识和群众参与革命文物保护意识明显提高,革命文物在资政育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日益凸显。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延安革命遗址保护条例》在一些方面也出现了与文物工作实际需求不相适应的情况。“为更好保护、管理和利用延安革命旧址,传承发扬延安精神,贯彻中央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新要求,陕西省在2019年3月启动了对该条例的修订工作。”陕西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罗文利介绍,经过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反复研讨、调研、征求意见、审议,2020年5月1日,该条例经修订后更名为《陕西省延安革命旧址保护条例》实施。

      445处革命旧址、30座革命主题博物馆……延安成为全国革命旧址数量最多、时间跨度最长、内容最为丰富的城市,建章立制功不可没。1997年,陕西专门成立了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2004年又成立了延安革命纪念地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并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延安革命纪念地建设、管理与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延安革命旧址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延安革命纪念地旧址保护总体规划(2012-2025)》等文件,为延安革命文物的保护管理提供了组织保障和规范依据。

      有了延安革命文物保护立法经验,2021年8月26日,铜川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铜川市陕甘边根据地照金革命旧址保护条例》,并于2021年9月29日实施。

      仅从条例目录上看,《延安革命遗址保护条例》主要从管理、保护、法律责任方面进行规范,而近几年修订出台的《陕西省延安革命旧址保护条例》和《铜川市陕甘边根据地照金革命旧址保护条例》,新增了展示、传承与利用相关内容。相比之前,更重视革命文物的活化利用。

    明晰革命文物保护职责职权

      “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在最新施行的《陕西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第三章保护管理章节专门增加了调查认定相关规定,从源头上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进行立法规范。

      “按照‘以史实为基础,以实物为依据’的调查原则,调查队伍采取普遍调查与重点调查相结合、实地调查与查阅档案资料相结合、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对调查点的文字、图片、影像信息进行全面记录,并提出保护利用建议,形成调查成果。”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马宝收表示。

      通过调查认定,截至目前,陕西省共公布两批革命文物名录,包括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141处、可移动革命文物41226件(套)。陕西省共有各类革命纪念馆76座,有依托革命文物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3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10处。在国家公布的两批37个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中,陕西涉及川陕、陕甘、长征(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二十五军)和陕甘宁四个片区,10个市的68个县(市、区)列入。

      对于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交叉区域,《条例》在第五章区域协同中指出,省人民政府应当推进陕甘、川陕、长征、陕甘宁等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片区建设,构建省际革命文物片区协商共建机制。并鼓励陕甘、川陕、鄂豫陕、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等革命老区县(市、区)发挥本地革命文物资源优势,开展跨省域合作,促进产业发展、生态保护与红色旅游深度融合。这对于推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形成点、线、带、片互相贯通的格局大有裨益。

      “以前,革命文物保护的责任划分是相对笼统的,这就很容易在具体落实方面造成职权范围不够明确、保护管理不到位、问题处理互相推诿的现象,《条例》对于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职权划分直接明确到了部门。”陕西省文物局革命文物保护处处长薛少鹏举例,比如在第三十条明确规定,宣传、党史、文物部门应当建立完善革命文物展陈内容和解说词研究审查制度,确保展陈内容和解说词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权威性。

    推动革命文物活化利用

      “还我河山!”“中国人不打中国人!”2月1日,在华清宫《12·12》西安事变实景影画剧演出中,观众与演员站在一起感受民族危难时的命运抉择。这种以现代方式营造出的沉浸式互动体验颇受年轻群体喜爱,也让观众在参观西安事变旧址时对其背后的历史感悟更加深刻。

      《条例》第二十九条明确鼓励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充分利用移动客户端、网上纪念馆等现代传播形式,加强革命文物数字化展示利用,推动线上与线下展览相结合,增强陈列展览的互动性、体验性。

      让文物“活”起来,才能更有利于红色基因的传承。在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互联网+革命文物”教育体验中心正在试点建设。“我们依托陕西丰富的革命文物资源,运用5G+AR/VR、云计算等技术,建设了集公众教育、数字展示、线上体验、知识传播为一体的革命文化数字教育平台。”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馆长余红健介绍,体验中心还开发了以“我是小八路”IP形象为设计元素的全国首款革命文物主题公交学生卡,用户通过手机扫描卡面二维码就可观看革命文物故事视频。

      兔年春节放假前,西安美术学院和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共同主办的“为有源头活水来——陕西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专项调查巡展”在西安美术学院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巡展,让众多参观者深受革命传统教育。“县级以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支持建立健全馆校合作机制,利用革命文物资源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条例》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将极大推动革命文物进校园、进课堂。

      法治具有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局长兰爱平说,在立法推动下,近两年延安市累计投入128.71亿元旧城改造资金对老城区重点革命旧址环境进行整治提升,以延安宝塔为代表的革命旧址得到有效保护的同时,28.9万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着力打造形成的“中华魂·圣地延安”“中国根·寻根祭祖”等旅游品牌不仅推动着红色旅游发展,也带动农牧业发展,助推老区经济转型升级。

      (本报记者 李洁 张哲浩)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