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葛晓弘的“文脉”系列作品,以二维码形式表现中国文化不同发展阶段,作品中粘贴了《宁波泥金彩漆》《四书五经》《青铜器研究》等大量书籍的书脊,并由书籍组成二维码,观者能扫码进入提前设定的网络门户。
在信息技术急速发展的今天,“扫码”这一简单的动作早已成为人与人交流沟通的一部分。艺术家通过二维码,不仅呈现出艺术形式的抽象美,而且与观者产生了互动。将人们同时与古代农业文明、现代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相连接,向观众呈现出艺术与科技融合下“古今”的交融。
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对流派、画种与画家群体的有意划分,有时在不同艺术种类之间形成了无形的屏障。在互联网环境下,互联共享等理念有助于打破传统艺术较为封闭的发展环境。
科技作为一种介入因素,在与综合材料绘画艺术融合的同时,也推动着各类艺术的融会贯通。如何应用科技手段、科技材料助力当代艺术发展?当代艺术家在综合材料绘画的探索中,为我们指示了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发展方向。
相较于国画、版画、油画与雕塑等传统画种,综合材料绘画的出现,打破了单一媒介材料的壁垒。近年来,涌现出许多善于运用综合材料绘画的艺术家。
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上,综合材料绘画开始特设展区,正式将其视为一种独立的艺术门类。2011年,综合材料绘画与修复艺术委员会承办“回望中国——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综合美术作品展”,此次展览集合了众多表现重大历史题材的主题性综合材料绘画作品,这些作品以具象、抽象、意象抑或是半抽象的艺术语言,充分展示出当代中国艺术语言与形式上的转变,为艺术材料与科技的结合提供了新的创作思路。
我国有关艺术与科学共同发展的讨论,从20世纪初就已经开始。新文化运动时期,文艺界痛感传统绘画积弊太深,提倡向西方绘画学习,试图用科学的西方绘画改造中国画。这一思潮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民国时期中国画坛的风格追求。
改革开放后,科学家钱学森多次在不同场合倡导艺术与科学融合,主张开展思维科学研究,把美学和文艺与思维科学体系进行统观。进入新世纪之后,提倡科学与艺术联合的呼声再度高涨,以清华大学主办的艺术与科学相关学术活动为代表,该校通过汇集世界范围的艺术家、科学家进行学术研讨和艺术创作,推动艺术与科技的融合。艺术不仅能促进科学发展,还能够为科学家提供精神的慰藉和引导,而科学家的工作也为艺术的进步提供了重要的知识支撑和技术保障,还为艺术研究提供了逻辑严密的研究方法。
在科技助力下,中国综合材料绘画艺术的界限被不断拓展,辐射面越来越广,同时也灌注了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某些特质。从整体上看,中国综合材料绘画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表现出了现代活力,这一点也印证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文艺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而在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中,综合材料绘画对艺术边界的拓展体现为:“古与今”“心与物”与“界与面”之间的探索。葛晓弘的“文脉”系列作品体现了“古与今”的交融。
中国艺术精神中强调以艺术创作来实现“心”与“物”的统一,使人回归自然,以艺术的形式体悟内在的精神和本心。艺术家孟禄丁说:“‘元速’系列是我将创作放归自然的尝试,因此我用机器将‘人’排除,让机械动力自发生成一种抽象语言。我所追寻的机器的‘力’,是一种非常纯粹,自然天成的力量。就像大自然中,我们看到的山河风景的形成也是通过自然的力量。”可见,孟禄丁的《元速》系列作品,是以一种“非人工”的机器进行创作,在创作当中赋予了机器体悟自然的能力,以机械之“力”追寻宇宙万物自然之“道”。该系列作品中的图案多为圆形,代表着循环与开端,这体现了中国传统道家学说中“生生不息”的思想。孟禄丁“心”中对宇宙之道的探索以艺术的手段外化为“物”,使之产生一种有别于真实自然的“心”之自然。
在中国当代综合材料发展中,艺术家在科技助力下通过拓展综合材料的“界”与“面”,即突破了传统绘画材料的“边界”,创造了新的艺术“面貌”,建立了新的视觉语言秩序。艺术家余王波创作的《碎纸机的记忆》系列作品,将各种艺术形式的边界打破,将碎纸机打碎的碎纸和矿物质颜料、色素、风化土相搅拌,使碎纸产生砂砾被风化之后的效果,颜色不均匀地分布在碎纸和风化土上,呈现出综合后的艺术面貌。孟禄丁创作于2007年的《势》,作品中的艺术语言具有书写性,从画面中间喷涌而出的颜料,好似要迸发一般,试图打破传统绘画的常规,以一种夸张的抽象形式刺激人们的视觉感官。在《朱砂》系列作品,孟禄丁运用隐喻和指向性的创作方式,使“朱砂”这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成为一个开放性的符号,试图以艺术的方式融合文化的寓意,呈现出新颖的艺术面貌。
综合材料绘画与现代科学进步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科技改变和丰富了人们的思想和审美观念。而科技进步有时将艺术家从艺术作坊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更充足的时间思考与表现某种艺术理念。
(作者:谭力铭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