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
麻风病过去是可致残的“不治之症”,不但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还给社会带来莫大的恐慌。她婉拒了世卫组织的续约邀请,毅然回国参与新中国建设,将毕生精力献给麻风病研究;她直面病魔,直接接触病人,用人间大爱提升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她,就是“时代楷模”、世界著名麻风病防治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桓英。11月25日,李桓英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以前人们对麻风病怕得要命,我就不信那个邪,就要和这种错误观念斗。”1970年,李桓英来到江苏省的一个麻风村考察,在这里,她第一次见到麻风病人。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
由于没有治疗麻风病的有效药物,当时最人道的处理就是把患者赶到一个偏僻的地方,让其自生自灭。这一幕刺痛了李桓英:“我当初回国就是为了帮助祖国的同胞!”
为了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李桓英大胆设想,开拓创新,将国外先进的治疗方法与国内实际相结合,率先开展了服药24个月就能停药的联合化疗和消灭麻风病的特别行动计划。短短几年,曾肆虐数千年的麻风病魔成为可控、可治的普通疾病,全国麻风病人从11万人降至不足万人,年复发率仅0.03%,远低于国际卫生组织小于1%的标准。此举解决了麻风病的治疗难题,为数以万计的麻风病患者解除了疾苦。
1996年,李桓英率先在国内开展消除麻风运动,首次提出了麻风病垂直防治与基层防治网相结合的模式,被称为“全球最佳的治疗行动”。
2007年,中国向世界宣布,经过50多年的努力,中国终于走出了麻风病时代。李桓英也荣获“中国麻风防治终身成就奖”。
与病魔作战的同时,李桓英还不断和对该病的社会歧视作战。病人试探着同她握手,她拉着就长时间不松开。李桓英用行动向人们证明:麻风病是可治之症,麻风病人并不可怕。1998年,第十五届国际麻风会议在北京召开,世卫组织官员诺丁博士这样评价李桓英:“全世界麻风病防治现场工作,他们是做得最好的”。
为了我国麻风病防治事业,李桓英长期奔波在云、贵、川贫困边远地区,7个地州、59个县镇,几乎每一个村寨都留下了她的足迹。2015年,已是94岁高龄的李桓英,不顾膝关节手术后的行走不便,再次来到云南。一进寨子,那些当年经她治愈的麻风病康复者就像见到了亲人,眼含激动的泪水,扑上来就喊:“李妈妈,您回来了!”
2017年12月26日下午,96岁高龄的李桓英戴上大红色的围巾。在党支部党员大会上如期转正,正式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干麻风病防治工作不后悔……我想把有限的日子,投入到无限的工作中去。”老人一字一句地认真向党组织汇报着预备期的心声。声音中饱含岁月打磨过的笃定,颈间的红围巾和党旗相互映衬,鲜艳无比。
从国人眼中的“战‘麻’斗士”到麻风病患者口中的“李妈妈”,李桓英医者仁心的精神坐标越发闪亮。
(本报记者 崔兴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