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11月24日 星期四

    青海:

    乡土技艺“绣”出特色产业

    作者:本报记者 万玛加 王雯静 见习记者 李春剑 《光明日报》( 2022年11月24日 09版)

      “以前村里妇女农闲时边聊天边做的‘针线活’,现在也能换成‘真金白银’了!”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二十里铺村党总支书记刘延伯捧着村里的特色“青绣”产品,笑眯了眼。

      “青绣”是土族盘绣、藏绣、皮绣、撒拉族刺绣、回族刺绣、河湟刺绣等青海民间刺绣的总称,以其风格质朴、品类丰富、色彩艳丽的特点成为青海妇女世代传承的民间手工艺。

      过去,发展规模小、传承过程难等因素制约着“青绣”产业发展,为此,二十里铺村从“提高从业人数、提升专业技术”入手,发动村里闲置劳动力,开办培训班,邀请专业技师授课,重点讲解手工刺绣基本技法、色彩搭配、花型设计、针法走向等技能知识,再加上实践教学,绣娘们手中的“针线活”,摇身一变成为“手工艺品”。

      “家里孩子去上学了,我就跟着大家学习‘青绣’,本来就有点基础,上了几次课、练习了一段时间,现在也能绣出好看的绣品了!”说起学习“青绣”,村民王金玲语气中满是自豪。

      不仅要请进来“讲”,还要走出去“学”。村党总支积极推荐绣娘们加入青海刺绣行业协会、青海非遗保护协会等行业组织,鼓励她们带着自己的作品参加民族刺绣展示交流、研发创新、宣传培训、线上线下销售等活动。

      绣出来,还要能卖得出去,二十里铺村将“青绣”与现代人的消费喜好相结合,制定了“日常用品+高端定制”的产品设计路线,投资建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和河湟刺绣工作室,推出“青绣”DIY手工体验馆……同时,还在打造兼具实用性与观赏性的特色手工产品上下足功夫,一方面优化纹样设计,推动“青绣”与本土民族服饰、文创产品、民俗用品深度融合,另一方面探索开发“青绣”高端定制产品,着力扩大消费者受众面。

      “‘青绣’,是承载青海文化魅力的重要载体,这门手艺不能忘更不能丢,我们要培养更多的人才利用好它、发展好它!”刘延伯说,截至目前,二十里铺全村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8万余元,40多名村民实现再就业,累计销售“青绣”工艺品8000件。

      (本报记者 万玛加 王雯静 见习记者 李春剑)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