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11月18日 星期五

    通济堰——

    守护灌区百姓丰收梦

    讲述人: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通济堰管理处党委书记、处长 白文斌

    作者: 《光明日报》( 2022年11月18日 07版)

      【保护历史遗存,坚定文化自信⑦·一线讲述】

      “东来六月井无水,仰看古堰横奔牛。”这是苏东坡对家乡四川眉山古堰通济堰的描写。公元前141年,西汉时期,通济堰由时任蜀郡守文翁率众建造,是岷江中游的一座大型综合水利工程。

      通济堰借用弯道环流的特性、西高东低的地势,兴水利,除水害,体现出古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彰显了“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治水智慧。

      在水量控制上,通济堰在成都平原灌溉工程中首创以竹笼垒石为堤的“活动坝”,既充分利用了水资源,又最大限度减少工程对自然河道的影响,到了现代,才逐步被桩夹混凝土包壳坝和拦河闸坝替代。在工程选址上,通济堰进水口选在成都新津岷江、西河、南河交汇处,充沛的水源满足了灌区农业用水的需要;右岸位于修觉山脚下,为耐冲刷的坚硬砂岩。其拦河坝与南河斜交,引水方向和自然河流方向呈大自然“黄金角”,即137.5度。

      通济堰渠系呈辫状布置,这样的渠系布置可在洪峰到来时拓宽河床,迅速降低水位,减少损失。灌区分段排泄,溢流面大都采用台阶式布置,有利于提升防汛功能。

      在长期的治水探索中,先辈们秉持“冬闭春开,平梁分水”等治水原则,总结出“岁修准则”“定点飞沙”等治水经验,创造了“大自然黄金角度引水”“砌石硬堰”“以篓易石”“铁壁筒”等工程技术。他们还设立专门的水利工程管理机构——堰工局,实行堰长制、采取轮灌制,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水利管理体制。在今天的治水实践中,这些管理经验仍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历史上,通济堰发挥了灌溉、防汛、航运等多种功能,对灌区农业生产贡献卓著。新中国成立以来,对通济堰进行了续建配套、节水改造,使干渠输水损失由30%降到5%,渠系水利用系数从0.41提升到0.65。如今,通济堰已发展成为灌排兼容、功能全面的大型综合水利工程,汩汩灌溉着成都、眉山两市新津、彭山、东坡、青神4县(区)的52万亩农田,惠及灌区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

      今年8月的极端高温干旱天气里,通济堰源源不断输送的清水,为灌区稻谷解了渴,让农民安了心,保障了粮食丰收。很多灌区百姓都说:通济堰就是这样一直默默守护在身边,今后要更加用心保护好它,让它发挥更大的价值。

      通过此次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我们系统梳理了通济堰灌溉文明发展脉络,获益良多。今后,我们会倍加珍惜,让古老工程继续造福灌区人民、助力地方发展。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胡晓军、李晓东、周洪双、苏雁、陆健、王斯敏 本报通讯员 杨小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