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11月14日 星期一

    黄艳艳代表:

    把戏台子搭在大家的心里

    作者:本报记者 高建进 《光明日报》( 2022年11月14日 05版)

        黄艳艳在福建省莆田市实验小学教学生们唱莆仙戏。资料图片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二十大代表在基层】

      晚风拂过垂柳,炊烟刚刚散去。往日宁静的村庄此时却欢腾起来。福建省莆田市黄石镇和平村的文化广场上,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千余名村民兴致勃勃地观看着舞台上的节目。“莆阳人民一条心,壶山兰水风气新,庆祝党的二十大,八闽儿女万家兴!”大戏开场之前照例有加演的“现代文明小戏”,党的二十大代表、国家一级演员、福建省莆仙戏剧院副院长黄艳艳用莆田家乡话向大家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是黄艳艳从北京参会回来后的第一场下基层演出。在接下来表演的大戏中,她又担当主演,手眼身法功底扎实,唱念做舞样样精彩。虽然汗水浸湿了戏服,然而黄艳艳越唱越带劲,一段段高亢悠扬的“兴化腔”赢来了村民们火热的叫好声。

      演出结束,乡亲们纷纷围上前来,拉着黄艳艳的手嘘寒问暖,像和亲闺女一样亲热。“前阵子到北京参加了党的二十大,亲耳聆听了总书记作的报告。”黄艳艳和乡亲们像拉家常一样聊了起来,“总书记在报告中说,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乡亲们,今后你们一定能看到更多好戏、更多精彩演出了。”黄艳艳的话让大家乐开了怀,赢得了大伙阵阵欢呼。

      成长于莆田乡间,黄艳艳幼时最喜欢听到的声音,莫过于村里戏台传来的锣鼓响。“如今,能把这些锣鼓响、唱腔声再带回乡间,带到大家身边,我特别开心!”这些年,黄艳艳坚持开展送戏下乡、惠民演出等活动,把戏台子搭在群众的心里,每年下基层演出300多场,受众近60万人次。“今后,我要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工作中,在传承好经典剧目的同时,创作更多更好的新作品,用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新时代新风貌。”黄艳艳说。“艳艳,你的新戏《踏伞行》就很棒,我看了好几遍都还嫌不过瘾哩。”70多岁的王阿姑拉着黄艳艳的手称赞说。不久前,黄艳艳参与主演的莆仙新戏《踏伞行》获得“文华大奖”。“那我下次再来演出时,您一定要来看。”黄艳艳郑重地说。

      夜深了,黄艳艳才和村民们依依惜别。第二天她又早早出门,到莆田市实验小学去给莆仙戏兴趣爱好班的孩子们上课。为了让莆仙戏这一古老剧种能薪火相传、焕发新活力,这些年来,黄艳艳坚持每周五上午都到这所学校来教戏。今天上课的内容有些不一样,孩子们围着从北京回来的黄艳艳问这问那。于是,“大朋友”黄艳艳在手把手教戏的同时,和小朋友们分享了自己的参会经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你们现在学莆仙戏,就是在做这样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老师,我一定好好学戏,不怕苦不怕累,今后也要当‘小梅花’。”原来,黄艳艳在学校里带的两个小徒弟今年在“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评选中,喜获少儿戏曲个人项目“小梅花”称号。这个喜讯也鼓舞了更多的同学加入了学戏的行列。“好,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你们好好练,一定能成功!”黄艳艳告诉同学们,市里经常开展“薪火相传”折子戏展演活动,老中青少幼五代莆仙戏艺人同台演出的场面,让人很感动。这也是莆仙戏得到良好传承的有力证明。“留住乡音,留住乡愁,留住文化的根脉,要靠我们一起来努力!”黄艳艳这样鼓励孩子们说。

      (本报记者 高建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