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10月21日 星期五

    百廿薪火 青春当燃

    ——热烈庆祝河北师范大学建校120周年

    作者:王平 《光明日报》( 2022年10月21日 08版)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校训石

        师生创编大型红色思政剧目《西柏坡》

        全国滑冰体教融合示范单位签约暨揭牌仪式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集体

        顶岗实习支教

        时光塔

      在国难深重的20世纪初叶,河北师范大学两脉源流——顺天府学堂、北洋女师范学堂怀揣“兴学育人,育人兴国”的伟大理想诞育而来。热血沸腾、激情创业,这里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策源地之一,也是中国近代学生爱国运动的发祥地之一,还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创立发展的根据地之一;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前沿阵地之一,也是中国多个学科孕育生长的起源地之一,更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开拓奠基地之一。

    红色基因 光荣传统

      倡经世济民之学,开时世风气之先。1902年,顺天府尹陈璧兴学育人,在京师地安门外创建顺天府学堂。1906年,文化大师傅增湘“开女智、兴女学”,在天津创办北洋女师范学堂。建校之初,河北师范大学就以革故鼎新为使命,奠定鲜亮红色基因,积淀光荣革命传统。

      走进校史馆,爱国地理学家白雅雨的相关展陈格外醒目。1908年秋,白雅雨到北洋女师范学堂、北洋法政学堂任教,培育了一批出类拔萃的爱国革命青年。辛亥革命时期,白雅雨以北方革命军参谋长的身份领导了滦州起义。1936年颁布的《国民政府令》高度评价滦州起义:“辛亥光复,发轫于武昌,而滦州一役实促其成。”

      五四运动时期,校友邓颖超等发起成立觉悟社,20名成员中的10名女性全部为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河北师范大学前身)校友。觉悟社研究马克思主义,编辑出版《觉悟》杂志。这一时期,以直隶女师学生为主体,还创办《醒世周刊》《平民半月刊》《女星》等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推进中国妇女运动,启发民众爱国精神。

      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校友张申府担任“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中间人。1920年10月,继“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两个月后,“北京共产党小组”正式成立,张申府是三名成员之一。旅欧期间,张申府在法国巴黎和德国柏林建立了党组织。

      抗日战争时期,地学教师白眉初著书《中华建设新图》,证明了南海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后担任河北师范学院(河北师范大学前身)首任校长的杨秀峰,此时期正参与开辟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并担任边区政府主席。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校友康世恩转战南北,参与领导大庆等十大石油会战,开拓了新中国石油工业。

      红色基因,百廿相传。这所光荣的大学,怀揣兴学报国使命,启程于清末“新政”救亡洪流,笃行于民族复兴伟大征途。在每一步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进程中,河北师范大学从未缺席。

    学术重镇 文脉根深

      顺天府学堂因广聘优秀教员、授课科目齐全且程度高,开办四年即更名为顺天高等学堂,成为京师五所高等以上学校之一。北洋女师范学堂作为最早的女子师范学校,当之无愧地成为女子教育的办学典范。此后,虽经校名校址变迁,两校始终保持齐全的学科门类和优良的学术传统。一大批学贯中西的名师先贤躬耕师大,奠定了学校在家政、教育、地理、文学、历史、体育、音乐、英语、图书馆学等学科学术重镇的历史地位。

      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河北师范大学前身)校长、家政学科奠基人齐国梁认为:“家庭改善为社会进步之基础。”1917年,他将家政科目独立为家事专修科,1929年正式设立家政学系。1949年,家政学系停办。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家政教育。2019年,学校恢复家政学本科专业,2020年获批家政学硕士点,成为国内第一个具有家政学硕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

      教育学系是女师学院最早设立的学系。20世纪50年代,胡毅、刘文修、滕大春、王培祚、韩温冬、郝荫圃、许椿生、张述祖成为颇具美名的“八大教授”。他们的代表著作《教育管理学》《外国教育通史》《中国教育史研究》《基础心理学》《中学教学法原理》等均有重要影响。

      地理学系是中国地理学奠基之地。北洋女师范学堂校长张相文编写了地理教科书《初等地理教科书》和《中等本国地理教科书》,编撰了自然地理著作《地文学》,创办了中国地学会。

      国文学系大家荟萃。鲁迅研究奠基者、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科奠基者李何林,著名作家、文学翻译家、《简·爱》翻译者李霁野,世界闻名的记者、卓有成就的翻译家、作家萧乾,中国现代戏剧泰斗曹禺,“荷花淀派”创始人孙犁,都是国文学系教师。

      历史学系奠基者班书阁参与编撰《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论著有《中国近代史讲义》《中国史学概论》等。1958年,历史系师生共同编写了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

      体育学系奠基人张汇兰、杜隆元、张之江均系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成员。张之江被誉为“中国国术开始走向国际体坛的第一人”。张汇兰同时是中国体育运动解剖学的创始人之一,曾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体育教育和运动荣誉奖”。

      音乐学系创始人李恩科曾是负责筹备上海国立音乐院的主要人员。到任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后,他延揽名师,丁善德、张洪岛、陈振铎等一批教授齐聚于此。

      文脉根深,弦歌不辍。学校目前已建成1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一大批专家学者满怀热诚、孜孜以求,把学问写在浩渺无垠的未知星空,也写在绿色崛起的沉实大地。国家各类重大招标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辞书奖、鲁迅文学奖、权威学术论文、全国百篇优博,代表了学校厚重的学养。面向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北京冬奥会等重大国家战略开展科研攻关,彰显了学校服务社会的不变初心。

    以师为本 砥砺前行

      巍巍学府,魅力新园。2014年,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河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决定共建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学校入选河北省“双一流”建设一层次高校。校训“怀天下、求真知”承载的办学理想深深融入师大血脉,成为学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最为坚定的文化自信和办学遵循。

      学校现设23个学院,拥有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大业为代表的教研名师,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有国家重点学科细胞生物学为代表的一流学科。19个学科入选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榜单。马克思主义学院建成全国重点马院,图书馆建成“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学校还拥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一批高端人才培养平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重要科研平台。丰厚的教学科研资源、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构造出蔚为大观的为学气象。

      学校以顶岗实习支教为重点推进教师教育基础性变革,以百廿校史为传承培育气象日新的校园文化,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助力学子扎根基层淬火成钢。学校获评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文明校园、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突出贡献集体、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高校,培养的师范生专任教师数量位居全国普通高校首位。

      百廿薪火、青春当燃。徜徉在璀璨的历史文化星空中,感受一代代师大人的燃情岁月。1986年,邓颖超参加母校80周年庆典,勉励学子永远忠于光荣的师范教育事业:“师范教育是件对国家、对人民极其有益的事情,是一项光荣的事业,你们有责任把它一代一代传下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如今的河北师范大学,以教育强国为己任,扎根中国大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奋力书写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建设新篇章!

      (王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