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快评】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北京这座千年古都,多元开放、厚重时尚的文化底蕴,与时俱进、历久弥新。
“文化中心”是党中央赋予北京“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文化消费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反映了地区公共文化生活的繁荣程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文化事业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北京市在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中,打造文化消费高地,赋能人民美好生活,从文化为民,到文化惠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不断推进“文化+”新业态发展模式,赋能首都城市发展。文化与旅游、商业、金融、乡村振兴等领域深度融合,新业态发展动力强劲,激活文化消费新动能。老旧厂房变身新型文化空间,郎园、首钢园、隆福寺等城市文化地标和网红打卡地涌现,成为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和文化消费新热点。文化擦亮商业,商业激活文化。北京加快实施“文化商圈”计划,打造“老字号+国潮”为特色的传统文化消费圈、“品牌+品质”为特色的时尚魅力消费圈、“国际+休闲”为特色的时尚娱乐圈,激活城市高端消费潜力。“十三五”以来,北京文化金融体系不断完善,创新探索金融服务模式,逐渐形成特色鲜明的“文化+金融”模式,落户北京的独角兽文化企业数量居全国首位,北京文化产业迸发新活力。“文化+乡村振兴”赋能产业发展,助推共同富裕。平谷举办世界休闲大会、门头沟打响“小院”精品民宿、密云摘得“世界乡村旅游大会优秀区品牌”称号,乡村旅游成为市民消费新需求。
《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白皮书(2022)》显示,2020年,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770.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5%,比全国高6.1个百分点,稳居全国第一,全国文化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
随着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快,文化内容、经营模式与数字技术的结合已成为文化产业业务拓展的重心。文化产业与数字经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衍生出包括数字展示、沉浸体验等在内的一系列文化展陈新模式。
以数字技术为引擎,网络平台为支撑进行多维度呈现,创造文化生活消费新场景。“文化+艺术”,诞生了爆款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文化+科技”,则带来了“故宫《石渠宝笈》绘画数字科技展”巡展等,让观众在汲取文化的同时,感受现代科技的魅力。同时,文化科技场景扩展,夜间经济消费场景完善,打造出一些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等新地标。
依托虚拟现实、场景塑造、全息投影、智能交互等技术,北京沉浸式文旅消费模式在体验感、互动性与场景感等方面优势突出,满足了消费升级需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通过先进技术手段再现红色记忆,以“4D+六面”全景影院还原长征场景。首钢园区沉浸式数字艺术馆“瞭仓”开办主题为“生生不息——时空的理想之旅”数字展览,其中“英雄征途”单元以李大钊、杨靖宇等人物为背景,引入裸眼3D、动作捕捉、AI虚拟人物互动等技术,让红色基因、英雄精神得到激活与传承。
文化展陈升级助推文化品牌活动贯通线上线下渠道。2021 北京国际设计周共举办展览、论坛、工作坊、市集、消费体验等活动716项,参与线上线下活动的观众达7660万人次,其中线下观众312万人次。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升,精神文化需求愈发呈现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特点。北京市通过云端服务、文艺创作、文化惠民等方式,加强优质内容生产、创新文化服务方式,打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打通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实现文化服务“精准供给”。
“云端”服务成为文化产业新的供给方式,演出机构、文化文物单位与新媒体平台、数字文化企业合作互动成为常态,借助5G+4K等技术手段,创新多种实时交互模式,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互动感。
文艺作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时代精神为指导,彰显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责任担当,实现高质量文化供给。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传承与创新互促、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举,产出了《觉醒年代》等一批叫好又叫座的主旋律精品。
文化惠民政策进一步激活民众消费,着眼文化消费新热点与新趋势,有效引导市民文化消费行为。第九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多项数据再创新高,线上线下参与人次达18.46亿,直接消费金额89.5亿元,同比增长12.9%。2021年,全市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1367元,同比增长12.2%。
(作者:陈锋,为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