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随笔】
这两天,一张背篓网球少年的照片在社交网络热传。照片中的少年皮肤黝黑,笑容憨厚,他身后带有民族特色的背篓里,放着的不是农副产品,而是一副网球拍。背篓与网球拍,这两样似乎分属于两个不同世界的符号就这样“混搭”在一起。而这种“冲突”场景,从来都不缺少关注。
他是谁?背篓与网球拍何以能走到一起?随着信息拼图接近完成,人们发现,这是一个励志故事,又一个关于命运改变、梦想成真的故事。网球少年王发原本是云南临沧市沧源县的一名普通佤族男孩,后被网球教练选中,从而走上网球少年的养成道路。虽然此次照片最“出圈”,但他在赛场已是老将,之前已赢下多座奖杯,这次青少年网球巡回赛广州站,又拿下U14组男单冠军。
因为网球,角落里的少年走出大山,一个新的世界展开在他的面前。因为网球,他的人生轨迹被彻底改变,大概率不会再重复高中毕业就跑出去打工这样的同辈命运。不仅他的,包括他的家庭,他的同辈以及后来者,或许都会因他那及时转向的人生故事而受到触动或启发,从而产生或大或小、或显性或隐性的改变。而这一切,或许都是网球少年始料未及的。
背篓与网球拍,前者代表了他的来处,后者则预示了他的未来。对于命运转折的故事,人们从来都不难共情,那些看似偶然的机缘,让人们相信人生依旧充满无限可能性。除此之外,两个符号的同框,似乎又隐藏着这样的意蕴:认清去处,但仍不忘来处。也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码,但这种不被切断的乡土联系和文化根脉,带给城镇化浪潮中的人们持久的慰藉和感动。
每天挥拍7000次,晚上坚持学习文化课,鞋穿烂了才想着去换,网球起毛了还在继续打……媒体在报道中,从不吝啬对网球少年勤勉、刻苦、拼搏、专注的赞美。能最终站在领奖台上,当然是他个人奋力拼搏的结果,但似乎又不全是。
如果没有懂体育、爱体育的老师激发并发现他们的独特天赋,如果没有当地政府与教育主管部门进行了“体教结合”的布局以及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制度设计,如果没有更多社会主体参与搭建人才交流的通道,那么这些贫困山区的孩子,不会实现如此逆风飞翔;抑或者,会惊现一个“王发”,但绝对不会涌现这么多“王发们”。
可以说,如果没有制度之网在人们所看不见的地方,打捞并托举起一个个“网球少年”“棒球少年”,那么就没有之后所有的一切改变与闪耀。而这个制度之网,还应该更绵密;乡村孩子们的这块人生垫脚石,还应该面积更大、更坚固。
王发和他的不少小伙伴,走出大山去到昆明打网球,而在四川凉山州,不少彝族少年被选拔后带到北京打棒球,还有孩子被送去山西晋城的体校练习摔跤等项目。他们先是走出大山来到大城市,然后一次次登上领奖台,继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命运的天花板,就这样被一点点顶高。
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棒球、网球、拳击等这些体育竞技舞台上,这群来自大山的孩子将展现出越来越强的控制力。不夸张地说,这种“控制力”,也将带给孩子人生、山区未来以及体育事业更多可能性。
你瞧,这就是体育的魅力,奋斗的意义。背篓网球少年,让我们重新理解体育,重新思考教育。
(作者:莫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