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9月07日 星期三

    【光明时评】积极涵养健康老龄化理念

    作者:欧阳铮 《光明日报》( 2022年09月07日 02版)

      【光明时评】  

      日前,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老龄协会发布的《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21)》指出,北京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在常住总人口中占比超过20%,北京正式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在此之前,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已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面对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帮助老年人实现健康老龄化变得更加重要和紧迫。即要使老年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功能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预防疾病的发生并支持其治疗。此前,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5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老年健康服务资源配置更加合理,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老年健康保障制度更加健全,老年人健康生活的社会环境更加友善,老年人健康需求得到更好满足,老年人健康水平不断提升,健康预期寿命不断延长。

      《规划》为推动老年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描绘了清晰的路线图,其中“强化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主动健康能力”被放至首条。国家政策文件中提出“主动健康”这一概念,意在关口前移、预防先行。主动健康,意味着在依靠外部力量维持老年人的生活尊严和质量之外,更需要促使老年人主动通过内部力量保持健康,在身体、精神和社会功能方面都保持良好的状态。这不仅可以提高老年人个体健康水平,保障生活质量,还能为家庭减负,为社会节约更多的公共医疗资源。

      推动老年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加快主动健康目标在老年人群体中的落地,关键的抓手应是促进健康行为。推动主动健康,促进健康行为,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调动老年人关于疾病预防的主动意识,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素养,需要全方位加强健康教育,以高健康素养水平促进主动健康。根据健康状态,老龄化人口大致可分为三类人群:健康老龄化人群、常态老龄化人群和病态老龄化人群。其中,病态老龄化人群需要重点防治;健康老龄化人群是社会和个体所努力的方向和目标;而常态老龄化人群则充分具备可塑性,也应是老龄化工作的重心。

      规范媒介信息传播,让老年人能高效便捷获取优质健康信息。当下,互联网已成为健康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之一。然而,老年人对互联网的应用情况不容乐观,集中表现为对良莠不齐的信息甄别能力不足、使用互联网主动获取内容的能力不够等,极易产生误判,甚至落入诈骗陷阱。因此,短期来看,净化网络生态、阻止虚假信息传播、丰富优质健康信息供给很有必要。而从长远来看,则应不断增强老年人群体的媒介素养,通过各种“反哺”计划等缩减代际信息鸿沟。

      对于健康行为的坚持,是老年人保持健康状态的重要影响因素。不过,由于老年人受教育程度不同,对健康的认知和理解也各异,因此健康行为的促进主体,除了老年人自身外,也需要家人、社区及政府等外部力量协助。其中,社区在老年人健康行为促进方面大有可为。社区的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咨询、健康知识科普、慢性病跟踪随访、医疗保健指导等,都对促进老年人健康行为有很大的帮助。

      关注老年人的健康行为及生活方式,有助于推动实现全社会老年人的健康老龄化,这也是我们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要求。引导全社会树立积极老龄观,并将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我们定能将挑战转化为机遇,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应对老龄化挑战之路。

      (作者:欧阳铮,系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