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16日 星期二

    工程教育面临哪些结构性矛盾

    作者:林成华 赵文鹏 《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16日 15版)

      【专家视角】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武汉市考察时强调,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发展“领跑型”战略前沿技术和解决关键“卡脖子”技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亟须加强高层次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和战略储备,当前,我国工程教育在取得令世界瞩目的突出成就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深层性与结构性矛盾。

    工程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缺乏战略领军型人才

      高端领军人才严重短缺。科技创新领域领军人物和战略工程师的储备严重不足,尤其是企业缺乏高端工程科技领军人才。以人工智能产业为例,“2020年人工智能全球2000位最具影响力学者榜单”显示了二十个领域排名前100的学者,而这2000位全球最具影响力学者中我国只有171人。由于有关政策顶层设计的相对薄弱,我国尚未形成全面、系统的工程教育战略架构,导致高水平工程科技人才供给不足、领军型工程科技人才严重短缺,成为制约创新产业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主要障碍。

      国家关键核心产业领域的卓越工程师队伍建设不足。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人才存量较小,不符合我国未来产业升级的发展需求。研究预测,2025年十大重点领域人才缺口将占人才需求总量的48%,工程类人才的结构性短缺将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现实瓶颈。

    产学研融合缺乏深度,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高校内部工程实践导向的培养目标还不够突显。工程类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上实践导向不足,工科人才培养的淘汰率偏低,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挑战度不够,导致工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性不强,工程实践参与度不高,学习投入不足。

      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于产业发展实践。当下,工程人才培养缺少课程教材、企业导师、实践基地等资源的充分保障,毕业设计脱离工程实际,对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力度有待提升。

      尚未有效连接教育链与产业链、创新链。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积极性不强,工科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现象依然较为严重。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社会组织等参与工程教育战略改革的社会力量尚未有效调动。

    工程师资队伍评价异化,实践指导能力偏弱

      工程科研评价存在强论文导向,尤其是在岗位聘任和职称评审中重论文而轻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相较于长周期的工程技术或应用创新,理科逻辑下的工科教师更看重成本低、见效快的学术论文,弱化了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实践能力。

      工科教师队伍存在弱产业实践现象,尤其是在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中重理论而轻技术应用和产业需求。当前工程类教师多是在传统的教室或者封闭的实验室中培养出来的,缺乏产业实践和技术实战经验,使得输出的工科教学内容滞后于现实产业实践。在职后培训中,针对工程类教师的工厂实地参观、校企研讨会、技能操作大赛等深入产业实践的内容尚未形成成熟的培训体系。

      工科教材与设备更新严重滞后于产业发展实践。一方面是整体产业理论体系的发展较为薄弱,教材内容更新不多,另一方面是教材编撰主体多为在校教师,缺乏高水平产业专家的参与,脱离产业实践的教材无法真正体现产业技术水平和产业人才能力要求,教师在使用这些教学设备时无法最大程度发挥其应有效能。

    工程教育文化内涵模糊,工程师地位亟待提升

      当前,我国各类工程师总数约5000万人,是一个数量可观的专业群体,但在社会文化与舆论环境方面,社会对工程教育重视不够,工程师的社会地位、受尊敬和重视程度亟待进一步提升。

      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工程教育文化缺失。我国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对工程教育的目标、定位尚未充分重视,相应文化缺失。在高中课程学习中,工程技术教育基础课程开展不够,注重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和机械练习,导致普通高中学生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普遍偏低,在职业选择上更偏好选择机关文案、经济管理等工作,工程师类职业较难成为学生首选。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并行体系下,职业教育招生制度与标准尚不健全。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高等职业教育招生长期依附于普通高考,按照录取批次面向普通高中招生,对普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经验普遍忽视,这使得高等职业教育在大规模发展之初就失去了同步建立起符合自身特征的考试招生制度的先发条件。

    工程教育亟须系统性变革和提升

      总而言之,要实现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我国工程教育亟须在结构、模式、队伍、文化等方面实现系统性变革和提升。

      一是要聚焦工程教育结构再调整,在院校专业结构上,加快调整和优化,扎实推进新工科建设,激活传统工科潜力;以国家重大需求、重点任务为牵引,加强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同时优化工程博士规模和结构。

      二是致力于人才培养模式再突破。在学生评价考核体系中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和考核;优化完善工程类专业学位的专业设计与课程设置;深化校企、校院等多主体联合培养。

      三是助推工程师资队伍再升级。完善多赛道评价体系,改变工程类教师评价“唯论文”模式;优化工程类教师队伍多元结构,深入推动产业界人士参与工程人才培养;及时更新教学工具与设备,重视回归工程实践的情境式教学模式。

      四是着眼工程教育文化再深化,重点支持中国工程师文化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突出强调并弘扬工程师群体的宝贵品质,加深对工程师职业、精神及其时代价值的理解和认同,营造尊重工程人才、鼓励工程创新的文化氛围;建立一体化的中小学工程技术教育课程体系,邀请高校工科教师、企业工程师等进中小学校园开展工程教育普及活动。

      (作者:林成华,系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浙江大学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赵文鹏,浙江大学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硕士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