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30日 星期六

    千年盐场:从“三大愁”到自动化

    作者:本报记者 刘 茜 陈建强 本报通讯员 朴馨语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30日 06版)

      出天津市区,向东驱车一个多小时,便到达了天津长芦汉沽盐场。此地原名“芦台场”,因东临渤海,有大量的盐碱滩涂,自古为海盐产地。史料记载,“芦台场”始建于公元925年(后唐同光三年),所产原盐白润透明,品质纯正,被誉为“芦台玉砂”,名列贡盐。

      然而,古法制海盐过程烦琐、耗时费力,每一个步骤都要上千盐工完成。长芦汉沽盐业展览馆的讲解员单欣怡告诉记者:“盐工‘三大愁’——扒盐、抬盐、拉大碡。扒盐是在多雨的春季抢在雨水之前,把在盐池中结晶的盐坨聚集;抬盐是通过人工将盐抬到盐坨的过程。拉大碡是盐工拉着沉重的石碡,把盐池析出的盐反复压实。”这些困难重重的传统制盐工艺,在如今的长芦汉沽盐场,只能在博物馆墙上的照片中窥见一斑。

      在不远处的结晶池,一个个停靠在一旁的机械臂也做好了机械扒盐和集坨的准备,再也不见风吹日晒中盐工赤脚在盐滩的卤水中不停劳作的身影。冯洪生是汉沽盐场的老盐工了,整整干了30年,他与人们想象中黝黑的盐工形象完全不同,反而像办公室工作人员。他介绍:“如今的盐工,早已成为辅助机械作业的角色。有了机械臂的帮忙,省力不少,但‘迎风制卤、卤克卤、不走回头卤、冰下抽咸、盐上生盐、夏晒冬修’等传统工艺今天还在使用,这是盐工们千百年来总结的经验。”

      穿上一次性鞋套,戴起安全帽,经过消毒间,进入“芦花”牌食用盐生产车间,作为现代制盐企业的员工,身穿标准蓝色工作服的杨建每日的工作是坐在只有寥寥几个工位的总控室里查看电脑监控画面,又或是巡逻于工作的生产线之中,查看设备的工作状态,在设备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修正。车间中,不同生产线和运输轨道有条不紊地运行着,车间真正的“主人”,都悄无声息地观察着各台机器的运行。杨建介绍:“这里是全自动化车间,根据订单的不同需求,一共有18条不同包装不同规格的生产线。”

      室外一辆辆卡车正在等待运输成品精制盐,进入运输储存车间,高度宽度都经过精密计算的运输机正穿梭在不同编号的货架间,按照设定程序,将每袋重达一吨的精制盐一袋袋从包装车间运输到指定货架的指定位置上。司机们再用叉车把一袋袋盐从货架搬运到卡车上。“连装盐的过程我们也是经过设计的。”杨建介绍,“在下盐量达到预设重量的时候,机器会自动停止。”

      如今,汉沽盐场已经推出了5个盐系列产品共计80余种,“贡盐”细化成炒菜、煲汤、拌菜、炖煮等多种产品通过线下、线上多种方式进入寻常百姓家。长芦汉沽盐场还将其副线生产的具有消炎杀菌作用的“漱口盐”送往抗疫前线,保障了抗疫一线工作人员的健康。此外,长芦汉沽盐场还开发了化工、仓储、养殖、旅游产业链,开始寻求更加多元化的发展。

      (本报记者 刘 茜 陈建强 本报通讯员 朴馨语)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