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近期,各地开展规模较大的消费券发放,刺激消费需求释放。消费券不仅能拉动消费增长,也将带动上游生产和销售、支持重点行业发展。这一举措对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如何?如何进一步改进,以更好地释放消费潜力?对此,记者采访了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市场流通与消费研究室主任依绍华。
记者:近期各地开展新一轮消费券发放,该举措将对促进消费起到多大作用?
依绍华:各地政府发放消费券,不仅直接促进商品和服务销售额上升,而且带动相关产业产品供给规模扩大,从而激发经济活力。从经济学角度看,消费券属于定向补贴,发放消费券能够提升居民购买力,从而释放因收入、信心及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而被抑制的消费需求,进而拉动生产、增加就业、促进投资,加速经济回暖。因不同商品的关联带动效应有差异,所以消费券对相关领域促进效应不同,并且根据发放力度、发放方式和发放对象不同,乘数效应也有较大差距。有统计显示,每投放1元的消费券,直接消费乘数可达2倍至3倍,餐饮业综合乘数效应在6-7倍,旅游等服务消费乘数效应更高一些,而价值较高、上下游产业链较长的产品则可能达到10倍以上,最高可达20倍。
记者:今年以来各地发放消费券的方式和以前相比有怎样的特点?会对哪些重点行业发展起到支持带动作用?
依绍华:今年以来各地发放的消费券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规模大且涵盖范围广,拉动领域指向明确。仅前四个月,20个省市发放消费券总额超过34亿元。此后,各省市陆续大规模发放消费券,如北京在4-9月分批发放3亿元“绿色节能消费券”、1亿元餐饮消费券、3000万元京郊住宿消费券。本轮消费券发放涵盖美食、文旅、家电、建材、体育、零售、餐饮住宿、家居等多个方面,重点对绿色节能、餐饮住宿、文旅体育及家居建材等升级类领域倾斜,为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和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服务业消费回升提供助力。
二是渠道多元,种类丰富。各地消费券实现线上线下渠道通用,且消费券种类多样化,如北京消费券分为绿色节能补贴、百货超市满减、餐饮消费券等,在餐饮消费券中又细分为外卖类、到店类和养老助残类,从多个角度为不同群体提供消费补贴。
三是多方参与。消费券资金来源构成有“政府+平台+企业”或者“政府+平台”等,在政府财政出资部分广泛采取“市县发放、省级补助”模式。各地还可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对当地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发放具有针对性的消费券,带动重点行业发展。
记者:发放消费券刺激消费的举措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
依绍华:消费券作为特殊时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具有较强的短期效应,属于启动式引擎,主要是利用其杠杆效应鼓励大众消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发放方式有待进一步优化,通过线上平台定时抢券更适用于年轻群体,而对中老年群体不够友好;二是消费券优惠力度有限,目前发放的消费券对金额、行业、区域等限制条件较多,且优惠力度不足,未引发消费者认知冲击,往往视为商家平常的促销活动,降低消费券使用率;还有消费券的消费门槛较高,如满800减50,起点远高于当地普通居民消费水平,消费券未能发挥效用;三是消费券使用不够便利。有的城市发放文旅消费券,市民需按门市价向商家而非平台服务商付款才能进行消费券抵减;有的将消费券限定在城市中心商圈,增加消费者使用成本。
记者:您对消费券设计以及下一步刺激消费方式有哪些建议?
依绍华:一是推进消费券种类多样化。完善消费券计划,增加消费券发放渠道,将发放主体由平台企业拓展至线下商业企业,并增加纸质消费券投放量,便利老年群体使用;设立消费券回收机制,使持券企业获得融资便利。消费券除用于购买日常用品外,还可以针对收入消费弹性较高的商品或服务,如适当发放就业培训、公共服务、职业教育等领域消费券,既能形成即期消费,也可以增加居民人力资本积累。
二是向中小微企业倾斜。线下中小微企业规模较小、受疫情冲击大,建议在后续发放消费券时,进一步强化消费券对中小微企业特别是困难企业的支持:一方面定向对中小微企业发放专门消费券;另一方面可直接向消费者发放小微商家小额消费券,刺激消费者在小微商家消费。
三是提高消费券与不同消费群体匹配度。针对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特点,定向发放专门消费券。如女性群体可发放化妆品类、服饰类;年轻群体可增加电子产品类消费券比例。根据不同群体消费特征和商品消费金额,确定不同消费券使用起点门槛、使用范围、使用时间等,提高消费券的综合杠杆效应。
(本报记者 鲁元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