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赴宁夏考察,擘画“建设美丽新宁夏,共圆伟大中国梦”的宏伟蓝图,赋予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大使命。6年前的7月,习近平总书记踏上宁夏大地,向全党发出了“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的号召,强调“努力实现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确保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总书记还向宁夏的同志们强调:“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和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显示,宁夏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居全国第一,主要经济指标环比大幅提升、市场需求加快恢复、“三项收入”全面提升,发展质量持续向好,成为上半年经济发展中的一匹“黑马”。
作为欠发达地区,发展不足是宁夏最大的实际。曾经,要素驱动的传统发展模式,让宁夏付出了生态环境的代价。近几年,宁夏在整治修复贺兰山、保护治理母亲河的基础上,坚持新发展理念,用10年时间,推动地区生产总值跨越3个千亿元大关,人均GDP翻了近一番,年均增长7.1%、高于全国年均增速0.5个百分点。
更令人欣喜的是,宁夏的发展并非低水平重复,其质量和效益也实现了重大转变。过去冒黑烟、排臭水的“傻大黑粗”型产业,转变为绿色低碳高效的“窈窕淑女”型产业,一批具有成长潜力、发展活力的新兴产业拔地而起,现代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枸杞、葡萄酒、奶产业、文化旅游等走向全国、对标世界,产业的“颜值”更高、“气质”更佳。今年上半年,宁夏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23.6%、居全国第5位,是2012年以来最好水平;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5.4%、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3位;城镇新增就业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6.8%,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完成105.7%。
成绩不是也不能靠“躺”获得。宁夏以“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的气魄,转变小富即安的观念,树立大抓发展、抓大发展、抓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对上衔接“借梯上楼”,东西协作“借船出海”,抓住关键“借势发力”,把党的政治优势、领导优势、组织优势转化成了经济工作的强大合力,创造性地稳经济、保增长、促发展,以钉钉子精神打出“七大战役”,推动经济的车轮持续沿着高质量方向前进。
作为一个经济小省,宁夏不因小而自小,不甘于落后,不习惯于跟跑,而是以“把欠发达的‘欠’字扔到黄河里去”的勇气和决心,敢想敢干、争先晋位、跨越追赶。这对于其他地区的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
值得指出的是,目前部分欠发达地区仍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极易出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比重过高等个性难题,加之疫情影响、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等共性问题,高质量发展之路绝非坦途,但绝不能再回到重速度不重质量的老路上去。推动发展不怕慢、就怕站,更怕翻烧饼、乱折腾,只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立足区域优势,尊重市场规律,构建起与当地资源要素禀赋相匹配的高质量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才有更加强劲更可持续的动力输出。
(作者:王建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