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25日 星期一

    城乡胜景聚山东

    作者:潘鲁生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25日 05版)

      【品谈】

      作为一名从事民间文艺研究的学者,我一直行走于乡村田野,调查民间艺术的发展状态,了解老百姓的所思所想。大到发展方向,小到具体门类,民间艺术都离不开生活的土壤,喜怒哀乐、衣食住行就是我们文化艺术的基础。近十年来,我尤其深刻地感受到城乡文化面貌的变化、老百姓文化认识和心态的变化。比如,以往主要由专家学者呼吁抢救和研究保护的民间文化样式、民间工艺技法等,现在得到了人们的自觉传承和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人们的文化自信更加坚定,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特色乡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并积极地参与传承和发展。这一可喜变化的背后,离不开我们对于完善和提升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高度重视。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从生产生活出发、符合老百姓需求,能滋养人心、促进交流、形成凝聚力和发展潜力。

      十年来,山东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上体现了三大变化:从硬件建设到软件升级,从“送文化下乡”到“留住乡愁记忆”,从高速度发展到高质量发展。

      以往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比较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乡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镇综合文化站的硬件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起来了,需要运营管理和服务的切实跟进。不少地方就此成立了调研组,调查硬件基础上的活动开展情况,了解基层老百姓的满意度,不仅要有设施、有设备,还要有内容、有活动,不仅要有建设、有投资,还要有服务,有成效。所以,山东省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发展上致力于实现从硬件建设到软件升级的转化和提升,重视“在供给侧上细细打磨”。这是一个可喜的发展和转化,体现了政府抓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化、升华和提升。

      过去有一段时期,我们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往往以“送文化下乡”为主题,不同程度地以城市文化来影响乡村,相对忽视了乡土文化自身的特点和作用。近十年来,这一现象全面改善,“留住乡愁记忆”的观念深入人心。山东省不仅实施“乡村记忆工程”,建乡村博物馆,尊重乡村文化记忆,而且关注乡村百姓的文化需求,根据村民的文化需求来定文化服务的“菜单”。比如,“冬春文化惠民季”“一村一年一场戏”“百姓大舞台”等成为品牌活动,乡村百姓喜闻乐见的小品小戏,用乡音唱乡情、诉乡愁,也发挥了崇德向善、明知明理、见贤思齐的价值导向作用。从乡村实际出发的公共文化服务深入人心,更具有文化的影响力,也使一度受到冲击、处于困境的民间文化艺术样式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整体上看,十年来,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努力实现从“高速度”到“高质量”的发展和提升,从夯实硬件基础到关注活动内容,从全面推进到精准服务,从以现代化建设为主导到同时关注乡土、传承传统、留住乡愁,公共文化服务更全面、更精准、更有温度了。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不少乡村里土生土长、代代传承的文化艺术又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以文化之力造福城乡。比如,山东鲁西南的巨野农民画和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剪纸、年画,不仅在乡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得到进一步普及传承,其中富有乡土特色和创造力的作品还登上了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的展示空间,向世界讲述中国乡土文化艺术。

      十年来,山东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发展是一个缩影,体现了国家文化建设的新风貌,彰显了文化发展的规律和意义。公共文化服务有根基、有生活、有人心的润泽与凝聚,还将发挥积极而长远的作用。

      (作者:潘鲁生,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